朱主教以四部福音的故事分享,希望教友们要常常祈祷,学会感恩,并让慈悲化作爱的行动,只有化作大爱、真爱之行动的慈悲,才能具有感化的力量,具有生生之德能。
授课中,张教授还结合所讲的课题与大家分享了圣人圣女们的圣德,在讲到对基督徒的爱的理解这一章节时,为大家讲述了德肋撒修女的爱德故事:修女的爱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宗教、亦不附带任何条件,她让穷人在爱中生活
亲爱的主内兄弟姐妹,在这慈悲禧年的四旬期内我讲这个故事,无非要我们明白这几点道理:首先,以慈悲为本,学习慈悲鸟,同情别人的疾苦,让慈悲化作爱的行动。
然而,我们绝不可忘记移民首先是人,而非数字,他们拥有面孔、名字和故事。欧洲是人权的故乡,每一位踏上欧洲大地的人,都应该能有所体会,这使他更加明白自己也应该尊重和扞卫人权。
福音中屡次叙述主人和仆役的故事。当天的福音叙述一个百夫长祈求耶稣治好他所心爱的仆人的疾病。这位罗马军队的指挥官极为细心,关照耶稣不必亲自劳驾到他舍下,因为他身为长上只要下令,就知道属下必会照办。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梵蒂冈城国代理科马斯特里(AngeloComastri)枢机近日出版了一本新书,题名为《我认识一位圣女》,讲述他与即将封圣的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的多次会晤,以及有关德肋撒修女的故事、文章和祷词
在刚刚举办的G20杭州峰会的宴会前,习近平主席向宾朋们这样介绍了利玛窦与苏杭的故事: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他于1599年记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说法,据说这是首个记录
本期授课主题是:心中有主,由他作主,黄老师以其游学四十载的人生经历及信仰感悟、以圣经中感人肺腑的金科玉律、一句话或一段故事,阐述了天主在今天这个时代对我们的启示和指引,从个体的家庭到教会及社会层面,你会循序渐进地发现天主在每个人生命中的奇妙计划和安排
(创22:8)随着一句充满信德的天主自会照料,故事发生了扭转:不可在这孩子身上下手,不要伤害他!
北加里曼丹省圣斯德望堂区的廿八岁女教友格蕾丝.娜蒂蒂(GraceNastiti)表示,每个接待家庭都有不同故事。她说:「我参加过几次接待家庭计划,但这次非常不同,因为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