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让我们感谢上主有如此多的男女投身于照顾穷人和边缘人;不同年龄层和社会阶级的人都协助那些被排挤和受苦的人。他们不是超级英雄,而是我们每天都遇到的「隔壁邻居」——安静地让自己在穷人中间成为穷人。
旅途中有位教友对进教之后为何还要受苦遭祸不甚理解,对此,大家议论起来。有的解释说:进教不是开后门得功利,而是自觉地配合天主,实现天主对自己的计划。
他说:我以前没本事,总是撵不上别人,别人都盖新房我就盖不起,我常常惭愧到睡不着,信了神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房子啊、钱啊都是没用的,末日来了,再有钱的人都要受苦,只有我们可以升天,我整个人都轻松了。
完成天主交给她的使命,是她一生的坚持,最终在祈祷中体验到了主的邀请,她说:我愿在和孩子们一起经历痛苦的经验里去经验受苦的耶稣,体验主对我的渴望。
我们在此所说的是和平之路上已有一些尚属试探性质的做法,这些做法已足以带给我们更祥和的未来,特别是为耶稣的故乡——巴勒斯坦受苦的人民,以及住在非洲和亚洲某些地区的人民,他们已经等待多年
那宇宙所谈论的、手中掌握着一切的他,竟然进入人类历史中,在历史中有所作为并受苦。
我为什么受苦?为什么我会死?为回答这些问题,天主成为人。他的来临,把光明带给黑暗之地,并给居住在苦难黑影下的人,指示出路(参路1:79)。耶稣诞生场景的山势景观,也值得谈谈。
因此,每一位有需要者、贫穷人、受苦者、临终者、离乡背井者、囚犯、病弱者,都是若瑟不断守护着的那位“婴孩”。为这原因,圣若瑟被呼求作不幸者、有需要人士、难民、受苦者、穷人和临终者的保护者。
基督信仰使诗人们对尘世、对受苦有一种奇特的承担力量和勇气,主说,凡不背十字架跟随我的,就不配作我的门徒。
我们有时间留给需要帮助的受苦的人吗?有时间留给寻求避难所的难民吗?有时间和空间留给天主吗?天主能够进入我们的生命中吗?他能在我们内找到空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