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的榜样教导者今天的牧人们本着强烈的爱德履行职责、面对困难信德坚定;两位司铎勉励今天的司铎们热心祈祷、在与耶稣的相遇和对耶稣的爱内寻找力量,从而永远也不会懈怠铎职:永远不会在信仰上妥协、不惜一切代价忠实于使命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深入主教牧职意义的根源,表明他们领受这份恩典是“为了赠予”。他们没有“签署一份协议”或一项合同,而是“头上被覆手”,好能举起双手在上主台前代祷并“伸向”兄弟姐妹。
图尔克森枢机列举的文件包括:良十三世《新事》通谕、若望廿三世《慈母与导师》通谕、梵二文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保禄六世《民族发展》通谕、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务关怀》通谕、本笃十六世《在真理中的爱德
教宗提到他这次牧灵访问的格言“保护所有生命”,指出这正好象征著主教的牧职。“上主在祂的子民当中召叫主教,为的是让他在子民当中做保护所有生命的牧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
他正是最先知道本笃十六世因年迈放弃伯多禄牧职消息的人之一。格奥尔格评论这件事说,“岁数不饶人,我弟弟希望更平静地度过万年”。
只有35岁的比玛利·纳亚克神父(BimalNayak)死于北方邦的瓦拉纳西,他当时到那儿进行传教牧职。尽管他年青,但被送往巴纳拉斯印度教大学的医院时,经过治疗却没有痊愈。
这位教宗于2012年几乎在他结束牧职时曾说:“年长者的祈祷能保护世界,可能比许多人的劳形奔波更能帮助世界。”
在本笃十六世教宗的牧职期间,哈根科尔德神父忙碌于麦克风和文字之间,报导教宗的各项活动。十余年的辛勤工作,让哈根科尔德神父不仅受到德语部门同仁的赞赏。
马拉于1997年5月4日,在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牧职期间,被册封为真福,他是首位成为真福的吉普赛人。
慈悲、梦想、微笑和感恩是教宗方济各52年铎职生活的显著特征。教宗本人多次向神父们表示,这些特征是司铎们更好地履行他们牧灵职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