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罪恶,降生受苦受难救赎我,建立洗解圣体赦宥我……”就是提醒我们,天主对我们有造生覆载之厚德大恩,我们对天主应当常存孝爱忱谢之感怀敬礼。信仰也要求我们每个基督门徒,都要怀有“厚德载物”的精神。
这些历史事件透过礼仪的举行重现于今天,并导向未来,救赎奥迹全部完成的时刻。圣诞节庆祝天主圣子取人性诞生的奥迹,这是天人交往历史中一件大事。
痛苦和各种苦难,都是基督的十字架临在我们生活中的征象,我们应该接受这些苦难,因为它具有救赎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救死扶伤的行为也符合主耶稣救赎、博爱的精神。很多人都认为医疗传教是从近代才开始的,然而,在久远的唐代,来华的景教传教士就开始了医疗传教工作,而秦鸣鹤则是他们当中著名的一员。
(格前10:31-11:1)耶稣基督为我们而甘愿牺牲自己,服从至死,做出了永远的救赎。面对十字架下长流的圣血,面对光荣复活的耶稣基督,面对天主的大爱,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说道“圣母七苦”,似乎专指圣母一生受苦的个别事件,显得内容有限,因为圣母在辅佐圣子耶稣救世大业的一生中,与受苦受难的耶稣基督,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她整个的心身,都投入到基督的救赎之中,从西默盎预言:“至于你
帕特纳总主教区总主教,耶稣会士威廉•德索萨蒙席向本社表示,“对今天的印度、乃至全世界而言,德勒撒修女如同给世界带来救赎、使所有饱受磨难的人看到希望的化身。
一段时间后,她在圣伯多禄大殿由若望保禄二世领洗,把女儿作为奉献带到了祭台前,这是最大的恩典,她获得救赎的的果实。
路加告诉我们信徒常齐集一处,这表明接近人群与团结合一是获救赎者的态度,他们相亲相爱、彼此关心、不说别人坏话,而是帮助和关心别人。”
从此,我每日的生命有了方向和目标,原来天主与我们每时每刻同在,在各种境遇中,各个时代里,他都不断在呼召、拣选和使用我们,并遣发圣神,推动引导我们一起完成他救赎世界的宏伟计划,所以,我很感恩在这里一次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