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耶稣邀请我们去注视及关爱的受苦、无自卫能力、受难者的面容。要将这爱具体地落实到行动和决策中。
教宗强调,信德使人行走;信德的革新是同情受苦者,推倒使人相隔的围墙,播撒修和的种子。弥撒选读的福音叙述圣母往见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路一39-55),教宗以这段福音为起点来发挥他的弥撒讲道。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考验并因此而受苦,但这正是我们受邀注视耶稣苦像的时刻。耶稣为我们受苦,与我们共苦,成了天主不遗弃我们的可靠证据。
炼灵中保圣母会由邢台教区已故侯进德主教成立,修会的神恩是:修女们为受苦的灵魂(炼灵)和世人一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包括每天的祈祷、服务、痛苦和喜乐。
五月三十日,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了按照惯例前来述职的印度主教团拉丁礼团体主教,并发表讲话指出,值得高兴的是,宣讲天主圣言正在你们地方教会内结出丰硕果实,特别是通过小规模基督信仰团体的普及。
所谓宗教大发展,客观地说,主要是基督宗教传入我国以来,进入迄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全方位大门打开之后的新现象吧!这是中国200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一个新现象。
教宗本笃十六世12月24日晚上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的圣诞子夜弥撒,庆祝基督的诞生。与他共祭的枢机主教有32位。弥撒中襄礼和辅祭人员14位。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十一月八日至十三日,香港教区圣职人员在慈幼静修院举行了周年退省,主题是循着基督司祭的精神成长,本笃会达味修士应邀围绕天主经为司铎们主讲。
今天,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地与亚西西共融举行了基督信仰团体和穆斯林对话活动,共同弘扬亚西西精神。
当她触摸到「穷人遍体鳞伤的身体」时,她坚信自己触摸到的实在是「基督的肢体」。慈悲几乎成了德肋撒修女的另一个名号。她每时每刻努力回应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