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缘,也是在文化上以及福音特指的深度贫穷、边缘化和弱小者的边缘。
我的三爷爷是一位教内人士,一生敬畏天主,他把行善、做好事当作自己的本分,当作一种享受和快乐;把诵经、祈祷当作每天的日课,无论遇到什么都不停止,在监狱中、在病房里他都从未动摇过对天主的信心;他把敬老爱幼、帮穷扶弱当作自己的义务
1984年当我被祝圣为执事时,当时罗马教区的布兰多利尼(Brandolini)蒙席经常谈到对弱小者、穷人、病人和边缘人士的爱德与见证。
天主看顾众人,包括弱小者、少年和儿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法蒂玛牧童的封圣,承认天主亲近每个人,天主也会让儿童成圣,让他们一直是小孩子。问:这两位小小先见者的圣德给我们带来哪些见证呢?
眼下,贫富悬殊乃是非常明显的,强势者应该替弱势群体设想,如此才能减少彼此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和仇视,多做一些扶弱济困利于和谐的善事,而不能轻易地炫耀自己的成就、财富和能耐。
耶稣贵为天主子,今夜却取了一婴孩的形象,降生在马槽山洞,人间社会的最低层,祂的‘入世’教导我们轻看世物、关注永恒,更为重要的启示是:祂同情和分享我们人性的弱点,让我们以祂爱的榜样去为弱小者服务
教宗谈到维护弱小者、在各民族之间搭建桥梁,以及重新思考人类的共同命运。事实上,教宗以这三点论述了世界。首先,他列举了存在严重问题的国家,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面对。
库皮敕枢机呼吁整个教会的男女走皈依的道路,他说,为了在每个大洲推行教会的皈依文化,唯有一种在各个层面以分辨、悔改和更新为根基的众议精神,才能为教会带来保护脆弱者的整体行动,天主要我们维护这些在我们当中的弱小者
教宗以福音中耶稣特别关怀儿童,特别是门徒们要让孩子远离时耶稣所表现出的对孩子们的特殊关怀指出,“我们由此看到了非洲教会的形象,在非洲各地都展示了对作弱小者的关怀,特别是尚未出生的”。
1979年4月29日,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宣认他为真福,他是这位教宗宣认的第一位真福,圣教宗强调,在种族主义时代他把自己置于弱小者的一方,维护了黑人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