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弟子宰我,不愿对父母守“三年之丧”,孔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我与“信德”的关系既不熟悉又不陌生,但她有时隐隐约约浮现在我生命的深处。静心思之,一张小小的报刊竟能产生如此大的力量,真是令人慨叹。
困难时候,我想起了主,遂在心里默默地跟主说:主啊,你快帮帮我吧,不然我到下班也翻不完啊!这样想着,就近拿起手边的一本资料,怎么那么巧,还没翻上两三页,那张凭证就赫然出现在眼前。我惊喜万分!
小时候,我曾趴在母亲的膝头,问:“妈妈,人为什么活着?”“没有为什么,人就得活着!”“可是,你总说生活很苦,有那么多烦心事,为什么还要活着?”“再苦再难,人都要活着!”母亲给不了我答案。
那时我尚在连湖农场,距离银川有一百多里,只能利用星期天到银川为学校购买教具的机会去堂里参与弥撒。因我去过几次,已故张修女知道我远道而来,弥撒结束后,她留我在堂里吃饭。
我是丹阳人,是前年(2005年)8月15日圣母升天瞻礼,由李晓均神父授洗入教的新教友。我的重生是天主的恩宠,我要用心灵赞美和感谢天主。 传福音是天主的旨意,天主是爱,我要以爱还爱。
圣召测试你必须诚实的回答自己下列的几个问题:1.在我生命中最想要的是什么?2.我最大的恐惧是什么?3.我心最深处的希望是什么?4.什么事情能使我保持活力?5.我能够指出我对天主、自己和世界的感觉吗?
那一顿饭我们吃得很开心,午饭过后,爱人去驾校学车,我和儿子收拾碗筷,妈说:休息会儿吧,知道你们很累!我毫无困意,就和妈聊近期的生活,我告诉妈我遇到了一个不算小的事,好多天不能释怀。
一天听黄师傅说他们教友要去上海佘山去朝圣,我就对他说:“我也去。”他告诉我“朝圣”和“旅游”是两回事,虽然我知道了去上海朝拜天主圣堂,没有游玩。“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犟着性子偏偏要去。
我完全同意这个赞誉,因为我每次与德肋撒修女相会时,都几乎觉得亲身接近上主,感受到上主明显临在她的灵魂内。我最後一次向她问安时,她已经病重体弱。那时,我向她倾诉我的痛苦,因为我的母亲过世才没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