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写道:「《新事》通谕提倡的『劳工合理报酬』已有所不足,我们还得自问:生产过程是否尊重人性工作的尊严;是否接纳人的基本权利;是否与道德规范相兼容。
教宗以这番话来解释当天所读若望福音中记述的一件事:耶稣在受难的几天前来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有些希腊人想见祂。教宗说,从这些人的要求,“我们可以发觉,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许多人向教会做出这个要求”。
由此联想,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在人的眼中也很难值得信赖,那又如何能够得到神的赏识和认可呢?
(《中国青年报》4月27日)这是一条温暖得让人眼睛湿润的消息,这又是一条美丽得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消息,这还是一条深刻得让人感怀不已的消息。
她的美德使人想起天主常会赐予必要的恩宠与力量,以战胜考验。他又说,在印度基督徒庆祝圣人封圣的同时,他保证以祈祷来陪伴他们度过这个困难的时期。
我们愿意以这项创举帮助司铎们成为慈悲的‘良善分施者’和将人引向基督的最佳教育者。谈到听告解司铎今日面临的牧灵挑战,克尼基尔蒙席说:今日最大的挑战是帮助人向天主的爱开放自己!
从前,人们曾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讲述天主,也以人的形象塑造天主。天主自己也多次以不同的方式向人说话(参阅,希一1:天明弥撒的读经)。但是,现在有更大的事件发生了:祂显示出来了。祂展现了自己。
教宗方济各4月14日主日在带领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诵念天皇后喜乐经祈祷活动结束后,发布了两条新推文。他在首条推文中写说:我们要记住:若没有具体的生活见证,就无法宣讲耶
意大利洛雷托4月19日到23日举行的国际圣乐节,将揭幕音乐会献给教宗本笃十六世,庆祝这位教宗上任一周年,并纪念他与洛雷托的特别密切关系。教宗本笃十六世仍是枢机的时候,从1985年
耶稣的复活是千真万确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复活关系到人的得救,关系到人的重生。圣经中基本每一点都与耶稣复活有关系。我们要思考,耶稣基督的复活有什么意义呢?给人带来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