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总是乐意谴责教会,它们引用一些天主教徒漠视教会关于人工避孕问题的训导,从而说教会与时代格格不入。
陈少平认为,人们离开教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今天在欧洲社会占据主流的世俗主义的影响,人们贪图享乐,同时人们又深受后现代主义否定一切绝对真理真理和权威的想法所影响,人们心灵空虚,行为放荡,不负责任,任意妄为
教宗方济各明确批评道:在消费主义占主流的社会中,审美的感受越来越被削弱,人们也慢慢失去了喜乐。所有的一切都为了被购买,被占有,被消费,包括人类。
然而另一方面,不祭祖(至少不以某些传统方式祭祖)也参与了基督徒的身份建构,使一部分信徒感到能够在一个并非以基督信仰为主流的社会中标定自己的信念。值得关注的是问卷下的留言。
赵文词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会学系)此次研讨会非常有意义,能够把那么多的主教、神父、学者们聚到一起讨论怎么样把天主教融入到社会的主流文化中,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聚会,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们中国教会只有融入了我们国家的主流社会,及时回应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人群同行,并与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难,那么我们的教会才会获得民心和尊重、才会受到接纳和重视、才会有发展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可是人最难欺骗的是自己,当我每次看到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接受媒体的访谈,说到他们在成功背后所承受的孤寂与凄凉时,我又不免想起一位无神论者的话:若你追问人生的目标,你就必须假定有神的存在!
日前,国内有不少基督徒在社交媒体里分享了此篇致辞,并且分享说致辞颇有恩典。以下是该致辞全文:沈祖尧校长致辞:首先我代表中大全体师生,向今天毕业同学,送上由衷的祝贺,你们的努力,今天收成了。
亲自来到圣伯多禄广场的8万多名朝圣者、以及世界各地通过广播、电视和各种新媒体与圣伯多禄广场联线的无数信友,一同聆听了教宗的讲话,接受了他的宗座降福。
亲自来到圣伯多禄广场的8万多名朝圣者、以及世界各地通过广播、电视和各种新媒体与圣伯多禄广场联线的无数信友,一同聆听了教宗的讲话,接受了他的宗座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