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想知道更多有关利用祈祷来帮助已去世亲人的事。许多其他的宗教相信,如果某人死了,为其祈祷为时已晚。圣经中在哪里可以找到支持我们为亡者祈祷的信仰根据?
刚展开的禧年是“修和与希望的时节”。教宗方济各元月3日在梵蒂冈接见意大利卡坦扎罗马耳他骑士团的洗者圣若翰和圣史若望善会,向其成员如此表示。他省思了三个行动,即:朝拜、服务和前行。
这个视频旨在介绍亚西西团体从4月5日开始的一项重大事件:可敬者卡洛‧阿库蒂斯(CarloAcutis)的遗体将迁移至脱衣朝圣地,圣方济各就是在那里放弃了他的一切财产,表明全然顺服于基督。
这说明中国文化是以礼仪为中心的文化(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特征)。很早时候,中国就建立了各种与神明,生者和死者有关的礼仪。礼仪的影响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今天(2007年12月22日)MiamiHerald报上登载了一篇有趣的文章。Conllini先生每年圣诞节都会在自家外面放置耶稣诞生的马槽布置。
近日我仔细阅读《谁能明白我的心意》,心里感慨、有愧、难过,十分同情主,体贴主的心意,以儿女之心期望分担他的一点痛苦,听主的劝导,身体力行,不再让主那么忧伤、焦急。
当然,依纳爵其人及其灵修学——神操是重要的必修课,也要熟悉其重复和想象等默想祈祷方法,在某人的经验中寻找和发现天主,以不同方法体验天主的临在。
很难得两个不同县市的统战干部在上书院不期而遇,他们对着书院的各个角落进行数据性而又非数据性的记录——数码录象。有的人是反复来到上书院,他们对书院有深厚的探索情趣,也是对书院的一种特殊情感的依恋。
在这思想后,即这个回忆后,更新跟随他的喜乐,我们自问:成为耶稣的门徒是什么意思呢?按照今天的福音我们能取三个词:寻找耶稣,与耶稣同住,宣报耶稣。首先寻找。两个门徒靠着洗者若翰的见证,开始跟随耶稣。
基督徒都熟悉背十字架的道理,可是,有很多人对十字架的认知却并不符合圣经真理。他们认为生命中的疾病、灾殃、劳苦、愁烦,就是主耶稣要我们背负的十字架。然而,如果我们查考圣经,却发现并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