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巴盟教区杭锦后旗仁康医院工作的魏修女,观察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总是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她想:孩子不是病人,为什么不去上学呢?父母去哪了?孩子为什么没人管呢?
二十四顷地村曾经是原西南蒙古教区、绥远教区主教府所在地,除了这座享誉大西北的大教堂外,还建有省会长府、主教小堂、小修道院、婴孩院、幼稚园、小学校、养老院和传教先生培训所。
会祖南怀义神父(Verbist)死在河北省老虎沟村,他在河北省崇礼县西湾子开始了他的传教使命,福鼓达神父(Phukuta)在内蒙古集宁和呼和浩特同样赠送礼物并讲话。
于1985年9月入内蒙古天主教神学院,1989年7月16日晋铎,在内蒙古集宁教区服务。
由于内蒙古地区辽阔,呼和浩特教区各堂区及弥撒点之间比较分散,东至锡林浩特西至蒙古边界城川,北至二连浩特,南至和林格尔及清水河。
在解放前,三边地区,除过小桥畔外,这里是圣母圣心会最重要的传教根据地,它的北边不远,就是当时比利时圣母圣心会在西南蒙古对蒙古人传教的重要根据地——城川。
边若望更像一位勇往直前、不屈不挠、逆流而上、赤心不变的战士,被耶稣基督的爱催迫着,不知疲倦、不怕艰难、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奔波在土默川的大小村庄和包头城区的大街小巷,寻找教友、恢复教会、传播福音、救助人灵;是您,率先在内蒙古恢复了第一个女修会
因为家庭贫困,俩孩子早早就懂得了帮助妈妈干活,初中就开始假期打工,冬天天冷,儿子在家剥大豆,女儿做蒙古靴等小工艺品。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也不假。
1873年,时任蒙古教区代牧的巴耆贤主教来西部视察,住在三合村韩大会长家,通过段文达先生,用白银1080两。买下旧城北门外店院一处,即现在通道街天主教堂总堂所在地。并在三合村建三间大经堂一处。
神父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一座新的天主教堂,让教友们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堂,把福音撒遍这片蒙古风情土地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