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是耶稣升天节,教宗表示,我们没有被遗弃,耶稣永远与我们在一起,祂向天父显示用以救赎我们的伤痕。《马尔谷福音》在末尾记述了复活的耶稣在升天前与门徒们的最后一次相遇(参阅:谷十六15-20)。
教宗在简短讲道中,讲解了两位门徒前往厄玛乌村庄时遇到的事迹。 根据复活八日庆期第四天的福音记载,两位厄玛乌的门徒在耶稣死后离开了耶路撒冷。教宗说,这两位门徒感到恐惧,所有的门徒也感到恐惧。
这是因耶稣之死而悲痛得哑口无言的门徒的时刻:面对这现实,能说些什麽呢?
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自然不会像教外人那样舍本逐末,仅仅追求外在的欢欣舒畅而忽略内在精神的改变与更新,我们必须通过这有形可见的庆祝礼仪,进一步加强心灵的改造和旧我的脱胎换骨,如此才能使轰轰烈烈的节日富有升华信仰
为跟随耶稣,我们必须放弃贪图安逸的文化和只顾当下的诱惑。这是教宗方济各5月27日早上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表达的思想。他强调必须省察哪些是妨碍我们走近耶稣的财富。
圣史若望记述了耶稣最早的两个门徒蒙召的事迹(若一35-39)。若望和安德肋起先是洗者若翰的门徒,他们一听到师傅称耶稣为天主的羔羊(36节),便跟随了耶稣。
教宗表示:「童贞圣母玛利亚让我们明白该如何迎接耶稣圣诞的事件:切莫肤浅地,却要在内心迎接。她教导我们,真正领受天主礼物的方法是默存心中、反覆思想。这鼓励我们每个人祈祷、默观并领会耶稣这份礼物。」
反之,耶稣却拥有真正的权威,祂将天主的法律讲解得「一清二楚」,以权威教导天主的真理。教宗归纳出耶稣权威的三大特色,分别是服务、亲民,以及言行一致;这些特色使得耶稣和法学士在权威方面天差地远。
耶稣是个虔诚的犹太信徒,到了三十岁,他离开家乡,招收门徒,周游各地宣讲福音。
在十字架的顶端有块牌子,上面写着INRI的字样,这四个字母是拉丁语IesusNazarenusRexIudaeorum的缩写,意为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纳匝肋人耶稣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