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该堂区还将根据农事季节,邀请有关专家给解难释惑,让科技进教堂活动不断深入地开展下去。吴桥电视台也对此做了相关报道。
展览题为“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利玛窦”,讲述两大文明的交汇,展出的有文艺复兴时代传入中国的作品:有利玛窦在中国的成果,特别是他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以及他编撰的适合中国文化的天主教要理书
为天主教协会提供技术支持的是总部设在班加罗尔的一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公司,圣母圣心爱子会的社会服务项目也参与其中,协调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
这种科技摧毁了女性的人格,不论是出租子宫的妇女或是将来扶养孩子的妇女的人格都被摧毁了。总主教说,想到是贫穷迫使妇女“出租子宫”时,令人悲痛。
主教接着指出,《人类生命》通谕也指出了科技对人类生命最隐秘的领域所带来的的危险,在这方面保禄六世确实具有先知性。
这训导的重点是阐释科技研究有关伦理判断的准则,尤其是牵涉人类生命及其肇始的科技研究。这些准则包括维护和促进对人的尊重、人主要及基本的生命权利、人具有灵魂和道德责任的尊严、及人神共融的使命。
他对科技的贡献,该从一个甘薯说起。父亲去世那年,江南水灾,农田尽淹。已是朝廷大员的徐光启回家守孝,十分忧心:若不及时补种别的庄稼,来年肯定会出现饥荒。
倘若我们有完美的科技保护地球,那么,为了和平目的而应用核能知识是件好事。但此事故显示这并不可能;完美的技术体系是不可能有的。所以,我和其他日本主教开始重新思考这问题。我想从基督徒观点就这方面写点东西。
不过,全球逾二百位枢机中,大部分仍不谙科技。 在英国牛津郡,本笃会加大利纳.维博恩(CatherineWybourne)修女自诩热爱天主、书籍和科技。
《学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并得到国际科技教育服务机构(PESI)支持,设有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对话、基督思想家研究、基督教理论与经典读解、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基督教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以及汉语基督教史料等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