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的喜乐》的批评:梵二大公会议回到了源泉,由此将基督信仰概念的轴心从某种律法主义转移,这种律法主义可能是意识形态的。
事实上,大公主义的灵魂在于‘内心的归依,生活的圣善,再配合上为基督徒合一的公私祈祷’(《大公主义法令》8号)。
在第二章中,教宗谴责了「圣德的两个微妙敌人」,即诺斯底主义和白拉奇主义;它们源自基督信仰的两个宿敌,具备「令人不安的当代特徵」(35号)。
教宗方济各在将临期第四主日主持三钟经祈祷活动,在省思当天主日福音时,鼓励信友效法玛利亚对天主的邀请说“是”,同时也提醒信友不要被消费主义分心,而丢失圣诞节的真正精神,每个人应做一个具体关怀穷人的行动。
宗教与政治虽然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即人类自身,然而出发点却不同,宗教以神本主义为出发点,而政治却从人本主义出发,人本主义对人自身积极乐观,满怀信心,认为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理性与意志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与未来
第一步是接纳圣言,并且不要只局限於评论和解释经文,或者停留在基要主义上,只作字面解读。总言之,圣雅各伯认为诵读圣言就是从镜子中读自己,而不是对着镜子打发时间。
这是「宗教基要主义的悲剧」。「上主无法容忍虚伪的人,那些戴着面具,口是心非的信仰伪君子。上主无法容忍那些控告和判断他人的人。」然而,基督信仰的特性却是天主与人的拥抱。
委员会主席保禄主教在文告中揭露消费主义和享乐文化打击了韩国的家庭,后果是: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价值以及精神价值被贬低。然而,这些价值却是家庭中的重要德行。为此,教会有意为家庭指出一个学习的模范。
一些主教希望大会的总结文件讨论泛滥的物质主义、因战争和失业导致被迫移民的家庭分离、由孤独引致的忧郁和自杀,以及平等权利,特别妇女和儿童的权利。
大伊玛目沉痛表示,「如此脆弱的人们沦为现代物质主义的受害者,伴随而来的是自私自利、痴心妄想,把人当成偶像来崇拜,以及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