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瑟斯比总主教在布里斯班总主教区周刊上撰文重申,我们为所有在洪灾中遭遇了不幸、失去了亲人、家园、财产的人们祈祷。
自然灾害、战争、工作缺乏、贫困和个人的不幸,促使许许多多人离开自己的家园和祖国,冒着各种危险,来到一个陌生而且对他们的不幸可能少有同感的地方。
奥斯定解读这个故事时说:一边是最大的不幸,一边是最大的同情。因为有最大的同情,所以这里成为重新出发之地,所有的过错与罪戾,一切的可卑与羞耻,都像一件已然破旧的衣裳,被丢弃了不会再穿。
正是死亡把生命逼进了恐惧、不安、悲痛的境地,让人在突然降临的不幸中,想到了人究竟由何处来?往何处去?为何活着?善恶是否有报?是否真像《红楼梦》说的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
他们往往是那些逃离战争和恐怖主义的人,正如这些日子中我们不幸看到的一样。”友爱源自怜悯的心接着,教宗解释道,今天,就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时代一样,“有人看了看,就走过去了。
不幸的是,渎神法已经成为极端分子手中的强大工具,不断借此攻击圣堂、烧毁基督徒聚集的城市和村庄、滥杀无辜。这一法律是违背人权的、必须修改。
法国伊斯兰教长协会主席查侯迈(HassenChalghoumi)强调,引发暴力的并非伊斯兰这个宗教,而是利用宗教的讯息;不幸的是,许多人予以支持,甚至透过网络来支持这种讯息。
不幸的是,我们都知道圣地和整个中东的困境。基督徒在中东愈加岌岌可危: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基督徒饱受悲惨且无理的迫害;在圣地,基督徒的人数不断锐减」。
很不幸,许多住房被黑社会占据了。尽管有许多援助移民的机构、支持移民的项目,但困难仍然有很多。
我们应该勉力保持自己的心开放于受苦和不幸的人,也要不断地祈求天主赐予我们怜悯别人的精神,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天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