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弥撒时,常为神父辅祭,进退仪节,丝毫不苟,背诵拉丁经文,按着译音,字声清晰。神父为他在经堂预备位置,排在众人之前,但他进堂与礼,却喜混在信友中,和他们一起坐跪。
(创2:18)天主创造万物,是万物的拥有者,让人们管理,人也就成了万物的管理者和托管人,在需要时人人都可以享用。由于人性的占有欲,借助商业竞争,便把一些东西独霸不与人分享,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悬殊。
他为了说明“道”的本性本体,这样形容:“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这个“道”是无形无象的,“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字之曰道。”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就强行给它起个名字叫“道”吧!
韩主教在讲道中就宗主教70年的奉献生活,围绕“蒙召之难”“蒙召之可贵”“蒙召之境界”做了精彩分享。他用两句话概括了宗主教70个奉献的春、夏、秋、冬——“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几尊在文革中被砸毁残存的苦像圣身,无言地诉说着当年的苦难岁月,让人睹之泪落。展厅两面墙上的50块展板,系统地介绍了教区150年的发展历史。
我们必须意识到当幸福成为不变的主题时,信仰也就不可挽回地沦为了达成幸福的途径。
“衣之食之,教以工艺美术。”院中先后收养孤儿约2500人。教习孤儿工艺美术之地,就是土山湾工艺厂,俗称“土山湾画馆”。
b.庆祝(feasting)始于复活节守夜礼,当候洗者领洗时、当基督徒团体重宣圣洗誓愿时,以及当复活基督主持他体血的复活之宴时。复活主日是日子中的日子,延伸至八天(octave),八日都仍是复活主日。
(上转)这里有一篇《进化论之悲哀》文章,具有总结性论点,现摘于后。文章说:“1、生物学的一项基本定律为‘生命出自生命,而非出自非生命’。
1864年,传教士将土山湾削平,建造了一所孤儿院,“衣之食之,教工艺美术”,以后70年间,先后收养孤儿约2500人。孤儿学工艺美术之地,就是土山湾工艺厂,俗称土山湾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