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中,“先知性与青年很有缘分”,如撒慕尔、耶肋米亚和厄则克尔,以及丹尼尔。《圣经》中的青年“是科学和智慧的精神的携带者”。
世界主教会议工作的核心还包括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及她对病人的关爱、天主教领袖致力于促进和平的紧迫性、边缘化妇女在边缘的悲剧,以及教会生活中包容和倾听的必要性。
(申八:14-18)再者,这愚笨的富翁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除了肉身还有精神,如印度德肋撒姆姆说的,精神是贫乏的。
这位修女的名字取自圣母往见会的创会人方济各·撒肋爵(FrancisdeSales)。她说是这位圣人在梦中治愈了她。由于她的健康情况很脆弱,在广场上举行病患禧年庆典弥撒时,她获得允许单独进入大殿祈祷。
玛利亚因为怀了救主,而喜形于色;依撒伯尔则因信德的目光,看见天主临在的光荣,而欢欣踊跃。玛利亚将天主的光荣带进依撒伯尔及她的胎儿的生命。依撒伯尔的儿子后来取名若翰,意即天主的恩赐,实属当然。
当天选自《达尼尔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也谈及同样的主题,记述了两名长老伪造通奸罪名诬陷苏撒纳的事迹。教宗解释说,苏撒纳被迫在忠於天主及法律和保全性命之前做选择。
比根内新堂区将于本主日正式成立,首位本堂司铎为意大利“信德与恩宠”团体成员、德勒撒修女仁爱会传教士首次在西非葡萄牙语国家传教4月11日复活期第二主日,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教区比根内耶稣圣心传教站将正式成为新堂区
在斯德望殉道后,紧接着就爆发了严厉迫害耶路撒冷教会的行动,“许多基督徒都逃散到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教宗指出,在《宗徒大事录》中,受迫害好似“宗徒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然而,福传的火焰并没有熄灭。
让我们再来听今天至圣之夜礼仪的第二句话,这句话是从依撒意亚先知书取出来的:“一道皓光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依9,1)。“光”这个字充满着这台弥撒圣祭的礼仪。
(梵蒂冈新闻网)“美使我们相契合”系列介绍的第一幅油画艺术品名为“悔罪的圣女玛达肋纳”(S.MariaMaddalenaPenite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