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ip;…本性的爱也可称作世俗的爱,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爱自己、爱世界、爱地位权势、爱名利、爱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爱眼前的肉体的享受与快乐……与之相反的爱则是超性的爱
唯有如此,他才能在修生中树立威望,使他们心悦诚服,为了良心的责任与超性的动机而接受长上的权威,而不仅仅出于怕情而消极地接受修院的各种安排。
每一次忍耐,都会使超性生命变得深邃、隽永和离天堂近了一步。让我们去勇敢地忍耐吧,它是一个完满生命的需要,是耶稣亲切的召唤,是天主的喜爱,是我们得天堂的保障。
教宗指出,当然,有关天主的问题首先在社会上反映出来,今日西方社会放弃各种超性的生活准则,导致了比经济社会危机先行一步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危机。
他以《圣经》为钥匙,开启现实生活中的信仰大门,从简单的日常事例中,如何彰显天主的超性大爱。使学员们耳目一新,灵性生命得不断地到提升,为今日福传开辟了一条广阔而深邃的途径。
放在人身上,这美德便与信德的超性恩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成为将自己的一生植根于天主内的人的强烈表达。
他还谈到了德肋撒姆姆如何对穷人的爱和同情心远远超出了那些被认为是特殊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也包括许多在西方富足国家里那些孤独和不受欢迎的人。 德肋撒姆姆名言:爱直至成伤。
教宗最后谈到为人本性朝向超性这个特征作证的价值所在。
他们对信仰真谛的探索,远远超过了父辈们纯朴的信仰。用他们的话说:“信仰寻求理解。特别在教外人士质疑时,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解释。”
但是,并非一切生物都有一个超性的、不朽的灵魂,灵魂是动物所没有的。又如想对饼酒本质变化加以解释,传教员有时称饼酒本质变化为奇迹,这个说法不正确,奇迹是显而易见的,若说圣体是奥迹便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