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16个月大的罗兴亚难民儿童舒哈耶(MohammedShohayet)随家人从缅甸若开邦(Rakhine)逃难途中溺死的照片传遍了整个世界。
二战爆发前的1938年底,本来打算去瑞士滑雪度假的温顿和朋友去了捷克首都布拉格,朋友在做帮助犹太难民的工作,于是温顿也加入了其中。
教宗鼓励他们透过每日的各项使徒工作继续这项服务,尤其要关怀难民。你们协助有需要者的工作应常受到牧灵爱德的启发,这爱德催促我们认出人的创伤,慷概地回应每一个人。
讲者之一、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夏其龙神父以「香港百年发展中的教会」为题,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后,中国大陆政权更迭,大批难民涌入香港,使本港的天主教会因此积极投入社会建设,并使教友人数增长迅速
换句话说,他树立的榜样是要照顾和关怀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受苦者、穷人和无家可归者,以及难民”。
当天,18岁至35岁的青年也能在罗马参加工作坊,内容涵盖了聆听难民、认识其他基督信仰教会和宗教、参访照顾边缘人的机构、在不同传统的多元富饶中分辨出基督、参加大公圆桌会议,以及关怀受造界。
施行慈悲的人能够帮助国家和教会的这种救济机构,也能支持一些自助计划,如:街头的供应、市场上的难民供菜摊,以及由少数族裔开办的修理部等。
于是主教就规划设计一座圣母亭,并于1993年5月13日将这尊玄义玫瑰像移上山。好事多磨。那年,上级下达文件,拆除一切违章搭建,大有雷厉风行之势。郑修女很害怕,跪着哭求,耳边有声音说:不要怕,打电话。
改用棉布包裹的《圣教日课》就被移藏到了这些灰烬下面。因着父母要去生产队挣工分,作为长子的我自小就承担了部分做饭的责任。做饭之余,我常常从炉灰下面拿出《圣教日课》偷偷的背诵上面的早晚功课。
年代初期,当时原有的教堂,有的被改作他用,有的成了机关单位办公场所,主教利用落实政策的机会,以教区名义向有关方面提议,通过无数次的协商、谈判,经历了挫折、艰难,直到落实具体措施:有的收复原有教堂,有的移址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