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若瑟是个普通的人,他的圣德正在于透过必须活出和面对的顺境和逆境而成圣。”教宗解释道,在《福音》中,尤其在玛窦和路加的记述中,大圣若瑟是救恩史开启时的一个重要人物。
分担和同情两者是一起的。慈悲之人懂得分担和同情他人的问题。我们要问:我是懂得分担的人吗?我是慷慨大方之人吗?当我看到有人受苦、处於困境中时,我也感到痛苦吗?
谁若讲道,就该按照天主的话讲;谁若服事,就该本着天主所赐的德能服事。(伯前4:10-11)第二,能否甄选学员,使培训更见成效。
谁若想了解“山中圣训”的意义,而又不考虑耶稣生活中的表现,就会一无所获。通过四福音,我们会发现耶稣有全新之处透射到人类中来,这是彻底的新事物、新精神。就连犹太人,即使有旧约圣经的帮助,也无法明白。
我们通常对谦卑的理解是虚怀若谷,不张扬自己的身份、才能、财富及成就。但是耶稣有关这一点的教训不止这些。
,注目良久,我清楚记得昔日墙上的这个位置是全家人的精神中心。
它还提供了一个可以指导和加强克服孤立主义、个人主义和意识形态殖民化的政治意愿和相互合作的舞台,但遗憾的是,各方投入过多的精力在辩论上。
教宗邀请他的宾客们想想,“最美的受造物是按照天主的模样和肖像所造的,那就是我们大家”。“在这层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代表了天主的肖像。我们务必始终牢记,我们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感受到天主的这个临在。
教宗感谢他们这数十年的工作,同时叮嘱他们不仅要“施予”,更重要的是“奉献自己”。教宗也提醒他们使命的性质及在履行使命时汲取活力的泉源,那就是爱德。教宗在向这个代表团成员的讲话中指出3项挑战。
其实,若翰是“憎恶口是心非与伪善”。教宗指出,将临期是谦卑和浸入悔改的水中的契机。教宗方济各于12月4日将临期第二主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