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们每个人身上所带有的死亡印记:罪孽、怀疑、沮丧、疲倦、恐惧在基督内变成了生命的印记:恩典、希望、信任、信仰、信心。在基督内,在他不畏死亡的爱里,奴役让位给友谊,负担让位给欢乐。”
在弥撒中,大家铭记各样恩典,祈求天主更新我们的心灵,赐予我们罪过的赦免与生活的希望。
圣保禄宗徒告诫迦拉达人,切莫回到一种基于恐惧和法律的信仰,却要对天主白白赐下的恩典常怀信心。圣若望敦促人们分辨善神和恶神,承认道成肉身是脚踏实地生活的具体方式。
接受天主应许的救赎,同时意味着融入基督所聚集的新民族,在这个民族中,所有人都使用相同的恩典工具,即源自基督受难的圣事。
因着在天主上智的安排,良十四世正是在善牧主日展开罗马主教的职务,他视之为一大恩典。当天也是世界圣召祈祷日。这是另一个欢乐与祈祷的缘由。
你们要去缠扰牧人,好让他们给你们训导和恩典的指导。 复活期第四主日也是「国际圣召节」,教宗指出:跟随耶稣的召叫,既令人兴奋同时又具有挑战性。
圣神以祂的恩典指引教会。没有这位护慰者,就无法理解耶稣的教会,因此主耶稣把祂派给了我们。用圣若望二十三世的话说:正是圣神在革新教会,带领教会前行。我们这些基督徒应该向上主祈求顺从圣神的恩宠。
他在弥撒讲道中表示,天主的恩典买不到,只能接受。基督信徒的喜悦是因望德而来的喜悦。教宗的讲道以基督信徒的喜悦为中心。他说,圣保禄非常勇敢,他因上主获得力量。当然,这位外邦人的宗徒也有害怕的时候。
祂处在群众之间,让人们触摸祂,向祂恳求恩典。对祂而言,这种亲近并不新鲜,而是源自天主对祂子民的首要态度。天主对祂的子民说:‘你们想想,哪个子民有一位像我这样如此亲近你们的天主呢?
今天,在纪念复会之时,我们蒙召恢复记忆,牢记所领受的恩惠和特别恩典(参阅:神操234号)。教宗谈到耶稣会在那段艰难和混乱时期,面对羞辱宁愿辨识天主的旨意,度看似平静的生活,不去寻求解脱冲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