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教会是为了信仰间的对话与和谐。年轻的女穆斯林回忆起她参加主教会议「前会议」。
33年前,沃依蒂瓦教宗在该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会见8万名穆斯林青年,为基督信仰与伊斯兰开启对话之路;而今,贝尔格里奥教宗步武这位前任的芳踪,坚决持续推动基督徒与穆斯林的交流。
他那牧人的心灵完全出于传教的热火,这股热火受到真诚渴望与人类对话的心情所滋养。由于他完全信赖人类救主耶稣基督,所以才敢多次邀请人类以文明的爱来更新饱受不安与暴力折磨的世界”。
教宗说,教会愿意与每位寻找真理的人对话,为了更有效地对话和沟通,当中需要营造一个令彼此合拍、友善、真诚的环境,作为教会与公众沟通的「前厅」。
此外,要聆听青年,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理想,而要学习基督的榜样为对话搭桥。
为这本书作序的圣艾智德团体创始人里卡尔迪(AndreaRiccardi)强调,书中的文字见证了祈祷的力量,因为“穆拉德神父展示出,若不祈祷,为和平与对话的努力,以及对他人的友谊便是不可能的”。
教宗说文化融合永远是一个挑战,就如同那玛利亚和依撒伯尔借著会面、对话和服务相互往来而都被改变。教宗补充说,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向各种文化宣讲的福音,应该创造出与那个文化的新的融合。
二OO三年,他创立了“中东之窗协会”,专门从事研究、祈祷和对话活动,从而促进西方与中东之间的交流。协会还出版发行了季刊;开办了互联网站;发行体现犹太、基督信仰和伊斯兰信仰宗教节庆的年历。
菲西凯拉总主教表示,天主圣言主日为基督徒提供更新自己承诺的大好时机,帮助他们了解“从天主与祂子民持续对话而来的取之不尽的财富”。
和平与安全的建设必须依靠对话、团结互助、正义、人类的整体发展、尊重基本人权、照料受造界、促进教育和卫生结构,以及在各民族之间建立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