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受难前夕为祂门徒们向天父祈求合一,为此,教宗方济各指出,「我们有责任促进彼此更深入的认识和有成效的合作。
再者,在耶稣受难的过程中,犹达斯起到的作用并非是决定性的,起决定性的是耶稣自愿赴义,或者说是当时的宗教界领导人士(司祭、经师、法利塞党)。
教宗同时表示此时此刻他的心灵和受难的人们在一起,他把亡者的灵魂托付给天主的仁慈垂怜,并同情劫后余生的人们和他们的家属。对勇敢参与救灾的人,教宗也予以嘉勉。
从上周开始,教宗讲授的要理以耶稣的祈祷为主题,这一次他讲述的是,玛窦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记载的基督对天父的赞颂。他告诉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信友,基督信徒是凭一颗没有自负的心和对天主的喜悦信赖来祈祷。
根据传统,圣史马尔谷将福音传入埃及,而且他是亚历山大城的首位宗主教。公元最初5个世纪,埃及科普特教会对基督信仰的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亚历山大也因此成了仅次於罗马的第二个信仰重镇。
教宗说:“今天我们庆祝五旬节大瞻礼,瞻礼的礼仪叫我们重温根据圣史路加撰写的《宗徒大事录》所记载的教会诞生的经过(宗2,1-13)。
这朝圣之旅提醒我们耶路撒冷和罗马的正当位置,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上主的中心地位以及祂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理位置完成的救恩史。
教宗还提醒要谨防那些有意令基督信仰变成「美好理想」的人,和那些总是要在基督徒的身份上创新的人。基督徒见证的另一个危机在於把基督信仰的良心标准放宽到接纳一切事物的世俗思想。
它号召人在各种环境中与基督结合,基督将世上所有的痛苦和罪恶担负在自己身上,为带给人类光、希望和救恩。就这样,耶稣使我们也有能力去安慰那些在各种困难中的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一封写给欧洲青年的信函中,勉励他们怀有基督的希望并互相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