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生活是全部身心的奉献,这种勇于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动机是奠基于信德之上的,如果我们愿意将青春和生命交给天主,就不必自怨自艾,也没有必要再保留些什么。否则,我们不仅愧对圣徒的教导,更不能悦乐主心。
王振英修女一生自谦自卑,服务他人,虽没有丰功伟绩,却在平凡的修道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把基督的爱带给了病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赢得了姐妹们的爱戴,博得了教友们的好评。
又蒙主恩召,9岁就进入小修院,开始了追随基督的修道历程。他天资聪颖、德才兼备。完成了他多年的夙愿。
自幼弃家修道,先入榆次教区洞儿沟小修院,上世纪30年代初进入山西大修院。两年后,因时局变迁,修院停办,加上家境贫寒,家庭负担过重,中途退学。父亲回家后,勤恳务农,不敢稍有懈怠。
因着他们对天主的爱,我们全家蒙受天主的祝福,我大姑姐脾气性格像极了我公公,也是一个热心善良,时常为主做工的好教友;我小叔子已经修道9年了,在石家庄神学院也是一名很出色的修士;而我和我老公常年在北京工作,
一个神父既然选择了修道生活,我们相信他愿意为天主奉献他的一生。在天国的路上,我们与神父彼此扶持,彼此共勉。
撤销善导圣母修女会是为了帮助愿度奉献生活者,在教会内寻找自己修道神恩,同时教区邀请了愿意留在教区服务的可与本堂神父联系继续为教会服务,也可选择不同教区、修会和不同类型及生活方式去回应天主的召叫,为福音作见证
她当时是一个年轻人、没有修道并已婚,但她仍能凭完全的信德回应天主的召叫。」 玛利亚的形象与教宗方济各在克拉科夫时所召的「电视迷」青年形成鲜明对比。教宗鼓励他们投入参与活动。
金蒙席自幼修道,小学就读于献县张家庄慕华中学附属小学,毕业后入北京耕莘中学。曾在北京辅仁大学求学两年。1947年经香港赴菲律宾。195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圣若瑟修院攻读哲学和神学。
我们不要忘记教宗方济各曾讲述说,他在17岁的一次告解时,强烈地感受到天主爱的临在,正是在那个时候他明白了,上主召叫他加入耶稣会度修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