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教义部秘书长莫兰迪(GiacomoMorandi)总主教接受本新闻网访谈,指出有些人以意识形态的方式评述这个主题,但在《圣经》中并没有“同性恋者的结合被承认合法的实例。”。以下是访谈内容。
教宗方济各在《永恒生命的光辉》(Candorlucisaeternae)宗座牧函中如此评论这位伟大的诗人。这份牧函于3月25日预报救主降生节当天发表,这绝非巧合。
教宗5月5日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5月5日上午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祈祷”的主题,并把主题聚焦于“默观祈祷”。
教宗在将临期第二主日的弥撒讲道中,对主日福音关于洗者若翰在荒野中呼唤人民悔改的事迹进行了省思。
在这些《信经》中,下列两个在教会生活中占着极特殊的地位,这就是《宗徒信经》和《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论基督徒的希望,当天他引述耶肋米亚先知书中辣黑耳的形象,阐明在哭泣中活出希望的重要性。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回顾过去,重温我们的历史,看到天主忠信的恩典,不仅在我们人生中美好的时刻,也在我们的脆弱和痛苦中。魔鬼会在我们艰难的时刻毫不停手地诱惑我们说,‘许多年来,你没有进步,你没有实现你本应能做到的……’。
圣经的记载中找不到任何一处描写亚巴郎不情愿,很痛苦等等无法接受的情绪。对天主的顺服使整篇圣经在亚巴郎有条不紊的准备中指向祭献的最高峰,即亚巴郎举刀宰献自己的儿子。
耶稣带着这一切走上加尔瓦略山,教导我们不该在不公义中虚度一生,而要搭建「团结的桥梁,克胜孤立的恐惧,恢复人对政治的敬重」,并要找出社会问题的共同解决之道。
教宗方济各10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对自己的言谈作良心省察,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或是灰色的基督徒。听其谈吐,就能认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