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者藉着拥有物品而得到平抚和满足,前者则不然。「渴望是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匮乏,它是一股张力,是一直敞开的伤口,向他者永不止息的一种展露。渴望是令我们超越的盼望。渴望的无尽就是对无尽的渴望」。
祂藉着爱和无条件的信任赎回我们的生命。这就是祂的方法,这就是祂拯救我们的真福,这就是让我们重新开始的爱的惊叹。天主的口渴能使我们摆脱流亡的生活。
教宗表示,在《天主经》中我们称天主为父亲,因为藉着圣洗的水和圣神我们获得重生,成为祂的子女。可是,经常有人在诵念《天主经》时,却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麽。没错,你向天父祈求。
教宗最後叮嘱众人守护「圣庇护神父在基督信仰和司铎生活方面的见证」,秉持真福八端的原则,藉着慈悲善工,活出圆满的生命。
教宗省思了传教士所领受的特殊牧职——修和圣事,以及天主的慈悲,说道:我们必须承认天主的慈悲没有疆界,藉着你们的牧职你们成为一个具体标记,即教会不能、不可、也不愿创造任何障碍或困难来阻止人们获得天主的宽恕
藉着这三个要点,我相信这种烦躁感会烟消云散,我们会迈向极大的和谐。但我们也要为自己的生活、团体和教区祈求和谐的恩宠。」最後一个提问与青年有关。罗马的本堂神父询问他们的主教:青年究竟发出哪些求救的呼声?
此前,教宗方济各在慈悲禧年结束之际,藉着宗座牧函《慈悲与怜悯》钦定了常年期第卅三主日为世界穷人日。
基督想永远接近我们,并为此付出代价:藉着在十字架舍生,他贬抑至极点;他是无辜的,却无缘无故受到迫害。现在,他从死者中复活,把圣神通传给我们。这看不见的临在吸引我们迈向上主的圆满。
最后的一点——因为“我们的天父”是耶稣的祈祷,它是一则三位一体性的祈祷,即:我们祈祷是藉着基督,通过圣神走向天父。(连载十八)
感谢天主赐给我藉着养病与钟姆姆共同度过的难忘时光,感谢玛尔大修女对我和钟姆姆的特殊护理,要我离开这温馨的“病房”,还有些留恋之情,因为在我生命里第一次与近百岁的老人朝夕相处这么久,且留给我许多感动和值得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