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DoungjaiRoengsomboon表示,“我的母亲、孙子和我每天一起为教宗念玫瑰经。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去世后,从未间断过。对于我母亲来说,支持教宗太重要了。她说,教宗工作太辛苦了。
就在家里念一些经算了!省得“麻烦”,况且教会也有宽免。对于这些劝说,当面他们应许的非常好,但到了时候仍是“屡劝不改。”
他说,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每逢主日必带她去教堂参与弥撒,而且每年的玫瑰月全家人每天都会到教堂念玫瑰经。现在她也时常问她的女儿:“今天你有没有向你的护守天使祈祷?”令她高兴的是,孩子每天都很快乐地祈祷。
这道由圣座礼仪圣事部所发出的训令,重申必须由司铎来举行弥撒圣祭;它指出弥撒圣祭的本质不但是共用宴席,更是一个祭献,因此决不能把弥撒视同普通的晚餐;举行弥撒圣祭时必须使用弥撒经本上面的圣祭祷词,并颂念教宗和教区主教的名字
他用60元钱买了30套苦路圣像分发给教友,勉励教友们常默想耶稣苦难;2003年,他花400元买了200个十字圣架,让教友佩带;2004年,他花1000多元买了300多挂念珠分发给教友,并嘱咐他们要天天念玫瑰经
然后他又到一座男隐修会的会院,与那里的会士们一同颂念晚课。晚课后,教宗徒步走到外面,欣赏高山风景,不少游客惊奇意外地发现教宗竟在他们中间,那已经是下午6点30分了。
当晚6点在堂内公念晚课,6点半参与弥撒。瞻礼当天,六点半,中文弥撒开始了,堂内已座无虚席,神功架两旁排起等待领修和圣事的教友。本堂神父讲道中说:“我们要学习圣母的听命和爱人的精神,做福传的勇兵。”
即使热心教友,也大都不明敬礼圣心的深层意义,只知求恩,不知谢恩,尤其不知补辱———念补辱经,而不行补辱之实。殊不知现代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罪恶多端,伤主圣心,且不知悔改,令人痛心。
念玫瑰经,就是随着圣母进入她的玫瑰园,在她的伴同下,在园内散步。一边散步一边祈祷。每一遍圣母经,就是一个步伐。每一个步伐,导向另一朵玫瑰。于是,稍停一下,凝视它,赞赏它。
当天的弥撒以多种原住民语言咏唱弥撒曲和恭念读经。教宗方济各在这个机会上颁布法令,授权在礼仪中使用这些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