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让在中文世界最感兴趣的,可能莫过于南明永历帝时的王太后向教宗依诺增爵三世求救的信函了。
34年前,也就是1978年8月26日,威尼斯的宗主教卢恰尼枢机当选为伯多禄的继承人,取名若望保禄一世,为了纪念他的两位杰出的前任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保禄六世。
教宗将跪在圣母脚下祈求圣母护佑世界主教会议获得圆满成功,如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梵二大公会议前夕在此祈求圣母一样。
谈到公益,教宗推崇他的前任若望二十三世在爱的催促下提出要建立由法律规范的权力机构,使公益得到落实。他说:从法律和政治观点来看,教会并没有义务为这样的国际机构提出意见。
半个世纪前,先教宗真福若望二十三世向普天下所有善心人士发表了《和平于世》通谕。五十年后的今天,这一通谕的现实意义不但经久不衰,并在日本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这是圣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在《和平於世》通谕中关於和平的定义。教宗接着表示:让和平得到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因为战争的缘故使得人心枯竭,暴力和仇恨日益增多的时候。
当时,乌尔巴诺二世虽然被承认是合法教宗,但却遭到反对教宗的克勉三世刁难,后者在罗马不仅拥有敌对势力并受到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支持。
圣女卡布里尼当年服从良十三世教宗的指示,前往美国服务意大利裔移民。教宗方济各指出,「今日划时代的人员流动造成难以避免的紧张,促使卡布里尼修女成了极具当代意义的人物。
教宗指出,4百多年前,1585年,有4名日本青年在几名耶稣会传教士的伴随下抵达罗马,晋见时任教宗额我略十三世。
每年8月15日,在露德圣母岩洞前为“法国和全世界祈祷”,这传统可追溯到1638年2月10日,路易十三世把法国奉献给玛利亚;在这机会上,朝圣者要为家庭、青年、最贫穷国家的弟兄、普世教会祈祷,使他们忠于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