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纯净的心里种下信仰的种子,学会对生命产生敬畏与信任,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2008-8-11星期一晴/雨圣母升天庆日,一早去望弥撒,却被告知弥撒取代了晚祷时间,遂在圣堂最前面坐下,面对圣体。
接下来她对于生意合作上的很多细节表现得诚恳又守信,让我更惊讶她的变化之大,不由我在心里深深地感谢天主。
有一期慕道班,通过我介绍的三名学员都领了洗,看到自己福传的成效,心里真是高兴极了。大哥非常重视文字福传,他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写文章,发表在国内很多家教会报刊上。
新教堂离家比较远,母亲每天都要拖着疲惫的身体不知来回跑多少趟路,教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劝她说:“会长啊,您歇歇吧,有什么事,你吩咐我们去做吧。”
这种音乐让人听了心里舒畅,尤其在人们听腻了前面的高声音,突如其来的一股轻音,再加上是晚上,放在这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信每个人自己心里都清楚。毋庸置疑,没有行动的信德是死的(雅2:14-26)。即使我们表面上很虔诚,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如果没有具体的善行,这种外表的“形式”有什么用?“难道这信德能救他吗?”
她眼里含着泪水,心里不断求圣母助佑,终于在一个农家用一包袱衣服换了粮食和土豆,这个好心的人家又给她介绍了山坳后的另一家。
(谷2:17)对比生活中其他人对自己的憎恶感,耶稣的宽容在他的心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振荡:他,竟然接纳我!
有的落在路旁,飞鸟来把它吃了”,用耶稣对比喻的解释来理解,“飞鸟”是指魔鬼,“种子”是指天主的话,“路旁”是指人心对天主的话的态度,“路旁”的态度相当于“大笑之”,当然给魔鬼有机可乘,所以天主的话在这样的人心里连发芽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一个没有被封为圣人的人物,在我的心里她早已是一位圣者:就是德肋撒姆姆。她去世之后,不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去世了。我在日志里这样写道:当这两位伟人去世之后,我发现世界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