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圣保禄所说的,受造物本身受难,并期待得享天主子女的光荣自由(参见罗八,19-22)。在今天的世界中,这些话也是千真万确的。受造物在受难。
我已经说过,我认为这是治理教会的一项重大举动,换句话说,是自由作出的决定,确实对教会的局势及历史有影响。在这层意义上,这是治理教会的一项重大举动,是以深湛的灵修生活作出的,在反省和祈祷上作了重大准备。
,是他爱罪人的体现,并主动走近罪人,用他温暖的手,炽热的心,迫不及待地在罪人身上实施天父在创世之前就预定了的救恩计划,表达他对罪人的真诚怜爱与挚热的呼唤,提醒罪人悔改,邀请罪人共赴圣宴,重获天父子女的自由
恐惧不是基督徒的态度,我们可以说,恐惧的态度属於被禁锢、不自由的灵魂,它没有向前展望的自由、创造和行善的自由,总是说:『不行,有这个危险,有那个危险,还有别的危险。』这是一种恶习。恐惧对人有害。」
有了年金,真理就完了,自由就完了,勇气也就完了。从此以后怎么还能谈独立和淡泊呢?接受这笔年金,就得阿谀逢迎噤若寒蝉了。俗语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拿人俸禄,就要为人谋事。
但是这种方式却使人失去自由和开放度﹐而这正是基督门徒的特征:他们不害怕﹐不会因为别人的过犯而失去信仰。我作为明亚主教的格言就是圣保禄宗徒的话:『主的神在哪里﹐那里就有自由』(格后三17)。」
在谈到信友们称圣母为“满被圣宠者”时,教宗说,这个头衔是以被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但是永远被上主所爱的玛利亚的被动性涉及她的自由同意,涉及她个人原本的回答:由于玛利亚是受爱的,所以她是完全地主动,因为她以个人悉听尊便的态度接受天主倾注给她的爱的浪潮
普通民众跟随耶稣,因为他们渴望耶稣治癒他们、释放他们、服事他们;他们跟随耶稣,耶稣使他们获得自由。生命如此美丽,即使处在恶劣境况中依然美丽。这就是人的尊严,与耶稣同等的尊严!
’於是教宗解释说,凡是体验过被宽恕的喜乐、平安与内心自由的人,都可以敞开心门,予以宽恕。这是比喻的教导,也是《天主经》的核心: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
第一个,“遭到了滥用自由的污染”。第二个开端,则是“在耶稣基督内开始的。因着基督,新的历史绝非是自由傲慢,而是爱和真理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