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道中,杨神父再次回顾了老修女的一生,并特别提到修女幼年时的不幸,8岁丧父;11岁时,她尚未成年的二哥也离他们而去,王修女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也正因此如,修女在以后的奉献生活中,总是乐于助人。
据悉,马站老堂是奉七苦圣母为主保的,又是百年老堂,1911年的老堂见证了马站教会的历史。可惜,由于7年前成了危房,马站教友从此走上了辛苦寻找地基准备迁建的漫长道路。
高新开发区敬老院的院长诚恳地说:真诚欢迎你们来爱心服务,就是不来干活,我们也高兴,老人们看见新面孔也快乐的。
7月18日上午教友们在本堂田存兴神父的组织下前往老年教友家中,为她们祈祷,与她们亲切的交谈,询问她们的身体状况,田存兴神父还为老人们傅油送圣体。
李勇毅神父与老人们进行了亲切交谈,了解老人衣、食、住等生活方面的情况,并祝愿老人身体健康。让老人们感受到教会的温暖,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
李稣光主教先看望了住在养老院的张枝儿老人后,登门看望了田清璇老人、孙灵芝老人、胡春梅老人、李秋玲老人,每到一处,主教都与老人亲切交谈,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衷心感谢她们为堂区发展所作的贡献。
日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一场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中法艺术文化的交会的特展上,一封泛黄的路易十四致康熙的信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路易十四为何要给康熙写这封信?
不过,侯神父坚持推举另一团体的一位老神父,因为这位谦虚的老神父既有能力,也有学问。这位老神父率直而坚决地拒绝了:文革中我曾不幸跌倒过——公开否认信仰。因此,我不适合担任牧职。
她的读经热情一直是那么高涨,不久她又告诉我:虽然我把整部经书读完了,收获无限,可是脑子老化了,记忆力太差了,很多故事情节都忘掉了,好多金句只是浏览一遍,前脚看后脚忘,很有必要再读第二遍!
所以我就慢慢地关注上他了:这个神父怎么老在我们村,怎么不回他自己的家?为什么妈妈给他做饭比平时给我做的要好?为什么他要去做弥撒,其他人不去……转眼间几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