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第二个问题他说:“新约是天主与人类所立的盟(即是救恩圣约)。搞清了上述两问题,我便开始研读,当我看到密密麻麻的生涩的人名、地名时我感到了它的难度。我先是采取爬行主义。
其实是我们在祈祷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行动,难道《创世纪》、《出谷纪》乃至“救恩史”中的一切都是天主想出来的吗?全能的天主要实现自己的计划尚需身体力行之,何况吾辈乎?
天主将借你们的手举起救恩之杯,并透过你们使新约祭献临现出来,产生实效。这是怎样的宏恩大爱啊!晋铎,是你们一生中破釜沉舟的抉择。
我想,作者是在劝导人们从梦中醒来,接受天主的救恩。梦,迷途也。书中展现了人性的软弱和反复,人世的痛苦与不幸。内容告诉我们,只有信仰,才能改变错误的价值观,才能走向天国。
教宗指出犹达斯宗徒的事迹所展示的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触到人性的软弱和救恩史的颠峰。
我们要知道,耶稣一直走在我们的城市里,穿梭在祂的子民中,为让所有人都载入唯一的救恩史。
耶稣为耶路撒冷哭泣,这座城市杀死了那些向它宣讲救恩的先知。天主向耶路撒冷,也向我们众人说: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一如母鸡在它翅翼下聚集自己的雏鸡,可是你们偏不愿意(路十三34)。
我潸然泪下,久久地凝视着十字架上的耶稣,与孙女一同跪下念天主经,感谢天主的救恩临于我们,应允了我的祈祷。
教宗勉励道:我们要让恩宠再次塑造我们的心,好使心里相信;我们要让恩宠开启我们的口,好使口里承认、获得救恩(参阅:罗十10)。因此,让我们用伯多禄的话回答说:‘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
我要举起救恩的杯,我要呼号上主的名,我要在上主的全体子民面前还我所许的誓愿:生命不息、福传不止!最后他由衷地感慨:做神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