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借圣事的标记使十字架的祭献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行人间,为使我们借这祭献获得救恩。一切罪赦和恩宠都源自十字架的血祭,在弥撒中只是把十字架血祭的果实分施于个人。
都相信圣父的创造、圣子的救赎和圣神的指引,宣认圣父、圣子、圣神是我们信仰的三位一体的唯一真神;耶稣基督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而成为人,同时具备了天主性和人性,只是没有罪;他在十字架上圣死承担了世人的罪债,赐下救恩使信他的人罪得赦免
因为当时我横渡太平洋时,居然有一种跨越时间,回到1965年前的教会的知觉,特别因为那时侯,上海几位神父教友们和我一起讨论了一个主题:“教会外无救恩。”他们问:“现在真不说这话了吗?”
(参阅玛14:24;路22:20;格前11:25)耶稣不仅仅表明,祂给他们吃、喝的,真是祂的体和血;祂还表达了其祭献的意义,并让祂的祭献以圣事的方式临在,而这祭献很快变为了所有人的救恩,而在十字架上完成了
我们去参与弥撒,因为我们是罪人,愿意接纳耶稣的宽恕,参与祂的救恩行动,祂的宽恕。我们在弥撒开始时念的‘悔罪经’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实的忏悔!
我们去参与弥撒,因为我们是罪人,愿意接纳耶稣的宽恕,参与祂的救恩行动,祂的宽恕。我们在弥撒开始时念的‘悔罪经’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实的忏悔!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复活,那么就要善度四旬期,用真诚的悔改来净化自己的心灵,用实际的善言善举修德立功,让基督的救恩真正临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依照教宗的解释,与智力相比,聪敏是天主的恩宠,它激励基督信徒越过事物的表面,去探求天主深邃的思想及祂的救恩计划。
有份翻译的讲者蔡惠民神父说,天主教与信义宗的声明先是讲述共同之处,即基于救恩经验等共识上,然后再陈述不同传统,当中具备共同基础,只是以不同语言去表达,互不冲突。
我们要学习曹公热爱教友、热爱教会严于立已的精神,学习他勤于福传的精神,学习他救贫济困默默无言犹如羔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