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方济各,也值得我们敬仰与仿效,他就是五伤方济各,他之所以让世俗精神严重的人望而生畏,就在于他严厉的克苦与深邃的谦卑,因他始终坚信,基督化的生活,应以克苦、克制自己为出发点。
教宗保禄六世在《关于大小斋的宗座宪令》里说得很明白:克苦补赎是为帮助现代人领会天主是谁,他对人有什么权利,基督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救赎。肉身的外在克苦要与对上主的内在皈依保持一致。
走上前我看到,祭台方向的正面和侧面墙之间的角度设计不规则,主耶稣的苦像挂在两面墙之间的斜面墙上,苦像两边的墙上,分别挂着圣母抱耶稣头戴皇冠的油画和圣母的坐像,白色的祭台也斜角立在苦像前面。
创18:20-32;咏138:1-3,6-8;哥2:12-14;路11:1-13祈祷是人的基本渴望与生命的方法,在祈祷中人醒悟而与主同行,寻求天主的旨意,善尽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责任。
祂三次祈祷,汗珠“如同血滴落在地上”(路22:44),门徒却因忧闷而沉睡。此时,犹达斯以亲吻为暗号引兵而来,耶稣平静接受逮捕。这一夜的场景浓缩了人性的脆弱与神性的顺服,成为救赎工程的序幕。
福传拉拉队每天通过短信给使用手机的教友们发一些教会新闻、天主教教理、梵二文献、圣心敬礼、朝拜圣体、玫瑰经及苦路默想、圣人传记、人生感悟、社会公德以及在福传道路上先进个人事迹等信息,到现在已经五年多了。
可没走多远,路断了,只好下坡,不料这个坡更陡峭,怎么下也下不到底。
瞻仰之后,我们开始了苦路善工,教友们虔诚的跪拜、默想耶稣的受难和死亡,忏悔自己的心灵,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思考信仰的真谛。
此次避静邀北京教区刘振田神父主持,每天安排两次讲道和分享,公诵玫瑰经、三钟经、拜苦路等祈祷活动,并在出静前举行了圣体降福、放大赦。
他吃了很多很多的苦,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男人坚信,他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