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2024年圣诞文告:让我们迈向天主的心门
2024-12-26

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与神圣我们受邀去跨越耶稣这道大大敞开的门,“去重新发现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一个生命的神圣,恢复人类大家庭的基本价值”。

张洪波神父分享北京西堂福传之经验
2017-08-01

五、优先福传边缘人群福音应优先传给身处社会边缘、被社会丢弃的人,向他们福传就意味着接近他们,为他们服务,把他们从黑暗的人生中解救出来。

“谨慎地勇往直前”:教宗方济各与在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耶稣会士会谈
2024-09-25

如何在尊重接受培育者的多元文化“背景”的同时促进跨文化?注意,我跟你说一个圣神跟你开的“玩笑”。祂做了什么?正如我之前所说,基督复活后,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喧闹”。

孙艳燕:关于“世俗化”的解读
2012-02-15

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不再体现整个社会的凝聚力,而逐渐成为个别私人的选择,并且被众多非宗教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所争夺和取代。

梵蒂冈:教宗方济各发表二O一五年世界传教节文告
2015-05-26

而且,基督毕生都体现了传教,密切追随祂的男女老少们也都完全地承担起了同样的特性。传教,也是教会本质的同时,其本身而言也是各种献身生活的本质。不能忽视,否则就会留下有损神恩的空白。

保禄——基督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二)
2009-06-04

(续)为了让宗徒们进一步理解福传的大公,保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原是自由的,不属于任何人;但我却使自己成了众人的奴仆,为赢得更多的人。

信德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士江神父致欢迎辞 Welcoming Address by Fr. John B. Zhang Faith Institute for Cultural Studies (FICS)
2019-05-21

的确从超上“我栽种,阿波罗浇灌,然而使之生长的却是天主!”(格前3:6—7)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把福传不利的结果简单地留给天主,安慰自己,减轻自己的责任。

特稿:从灵修角度看婚姻、独身与修道生活
2020-04-29

从教会历史的角度来看,或许是为了反抗异端社会普遍流行的放纵,又或许是为了表达初期教会对世俗的超越,教父们常常在著作中呼吁世人过独身的生活。

白岩松:寻找信仰是中国最大的命题
2015-01-19

因此,比起选择一个追求良善的信仰,更加优先和重要的是如何拥有能够行善的生命。对于龙永图所谈到的信仰,笔者认为本质上是个人理想和追求。

一位参加大公会议教长的反思
2012-04-23

这样他们都会优先重视祈祷时间和准备天主圣言启示的讲道,如此才真正以生命的神粮来滋养圣堂听众。今后参与圣堂祭礼,将不再被视为无聊,因为信徒切身地感觉到,他们在分享基督救赎世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