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但要作基督的信徒,更要作基督的门徒。因为“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
教宗说:“对基督门徒合一的寻求为我们是一大挑战。它首先让我们归向基督这个人,让我们更加受他的吸引。在他内我们受召叫认出我们是兄弟和同一个天父的儿女。
而且,他从未试图将鲍思高神父塑造成自己的门徒和影子,而是根据其个人的特点和圣召,体现导师的睿智和门徒的智慧”。
(宗20:35)3、神父是主最亲近的门徒,是福音的宣讲者,更是福音的实践者,神父不光是把福音讲说出来,而是要把福音活出来,这就要求神父要有基督的形象了。
若翰也培育了几位基督的首批门徒。洗者若翰以殉道结束了他的先驱使命。他是旧约时代的最后一位先知,也是耶稣的首位门徒。他是唯一被庆祝生辰和死亡纪念日的圣人。洗者若翰宣告上主的来临,劝人悔改皈依。
全体门徒的合一是耶稣内心深处最为牵挂和渴望的。早在最后的晚餐时,上主就在这一亲切亲密的氛围中向祂的门徒们充分表达了合一的愿望。这一愿望并转化成为向在天大父的祈求:“愿众人都合而为一”(若17,21)。
教宗在信函中强调,这项行动对即将召开的亚马逊世界主教会议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对“上主的嘱托作出的回应,祂继续不断地派遣门徒们宣讲天主的国并治愈病患”。
教宗解释道,耶稣一见群众,就上了那环绕加里肋亚湖的“平缓”山坡,坐下后遂开口教训门徒们,宣讲真福八端。因此“祂的训诲是讲给门徒们听的,但在祂的视野中也包括这些群众,因此祂的宣讲是面向全人类。
最后,一如耶稣叮嘱厄玛乌门徒那样,教宗怀著对未来充满希望之情,向整个人类重复耶稣对门徒们说的那句话:“你们不要害怕,我已战胜了死亡!”
且看耶稣如何满足不同人的所需:当耶稣见到一大群信众没有食物,祂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去满足他们最基本生存的需要;耶稣又从人群中认出匝凯,并要住在他家里,从而满足了匝凯渴望不受排挤、得到尊重的需要;另外耶稣为了满足门徒可以达成自我实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