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举例说明没有与主相遇的信德,不过是缺少生命的标本,没有基督的怜悯、关爱和温良,也就没有信德生命的活力与灵性。他强调说:遇到耶稣,是在灵魂里。他的讲课让听课的近两百教友(慕道者)受到震动与启发。
教宗与宗主教的会晤是一个恩宠与喜悦的时刻,象征了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之间的友爱。双方藉此机会,主要谈及在中东不同地区正在受苦的基督徒,以及其他少数群体和宗教少数派,特别是伊拉克与叙利亚的情况。
总主教,慈幼会士查尔斯•貌波蒙席向本社表示,对基督信仰团体来说,这将是一意识深远的重大时刻:无论是总主教座堂所代表的信仰还是教会历史,也是为了未来、为基督徒将在自由与民主国家中所发挥的作用。
另外一种暴力,是用正义的面貌出现的,表现的主要形式为指责、批评、抱怨、不满。这种形式的暴力,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然后借着对事的论调发表自己心中的不满,更好说是发泄。在这态度中,常常缺乏的是感恩与欣赏。
丁神父和他的学生们20世纪初的华北大平原上,少树缺雨,他在一篇篇日记里,记述着与当地百姓一样的焦虑和企盼,每天都在祈祷,快下雨吧,再不下雨老百姓都会没饭吃的!
我们深深意识到自己是与别人息息相关,这会有助我们去看待并对待每一个人,如同真正的弟兄姊妹;没有手足之情,就无法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以及一个稳定和恒久的和平。
教堂门外又是一道大红喜门:圣教与乾坤并立,神恩与江海长流。好一幅气概非凡的对联!祝圣新堂是教区的一大喜事,全体神父、修女都前来庆贺,感谢天主宏恩。
母亲想与儿子谈话,而儿子一个劲地玩手机。母亲口头提问,儿子则用短信作答。母亲对儿子说:用嘴回答我!当儿子回答时,母亲惊叫:你的声音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爱不是乞求与索取,而更多的还应该是不求回报的给予。这正如大教育家陶行之所讲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正如我国西汉大儒董仲舒所言:“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为迎接复活节的入门圣事,教区礼仪委员会三月六日和十三日举行候洗者及代父母聚会,与候洗者重温圣事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