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Dan)是旧约中提到的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一支,这里能看到古时的祭坛,我们也去了耶稣给西满改名为伯多禄(磐石)的地方,那里背靠一山,咋看像一巨石拔地而起,又稳如泰山,它坐在那里照看着我们。
厄则克耳先知书四十七章曾预言:水从圣殿右边经祭坛流出,水流成河,沿河两岸树木成荫,使死海成为好水,万物丛生,因为凡这水所流过的地方,必带来生命。
弥撒结束后,教宗将进入大殿,脱下祭衣后到中央祭坛前方接受各国代表团致贺。至于各基督信仰教会和其它宗教的代表团将在隔天星期三再向教宗贺礼。
这是第一部弥撒礼仪书,第一部分说明新旧约中的祭祀概念、圣堂建筑、祭坛、教会圣统制、祭衣、弥撒礼仪和弥撒圣祭的效果,辅祭的方式,第二部分说明弥撒的主要部分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作者也说明祭巾(chichim
女性传统中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向门徒宣告耶稣的复活,被许多教父称为使徒中的使徒,她甚至站在祭坛侧翼确定主教的人选2。
这是第一部弥撒礼仪书,第一部分说明新旧约中的祭祀概念、圣堂建筑、祭坛、教会圣统制、祭衣、弥撒礼仪和弥撒圣祭的效果,辅祭的方式。
1883年圣衣会士在原址修建了目前的圣堂,安置了一座十二块天然石头的祭台,以纪念厄里亚曾经用来修建祭坛的十二块石头(列上18:31)。
2003年秋,由郝神父主持,教会花大力气,投资巨款,按照现代礼仪,将圣殿祭坛进行了彻底改造。圣殿内的四壁,采用各式高档装潢材料,重新修饰得绚烂艳丽,金碧辉煌。
祭坛如设南柯上,铎品一梦断槐安。世上多少名利客,几人知足心无怨?催人岁月伴野老,笑看尘世过云烟。
但作者并没有被滚滚的红尘所淹没,而是在天主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出世俗的泥淖,回到了心灵之家,走上了祭坛。如果有一位剧作家高手,将绿茵神父的圣召经历写成一部电视剧,我想一定发人深省,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