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缺乏道德关怀的经济体系不会引向更公正的社会秩序,而是导致一种‘用完即弃’的消费和浪费文化。相反地,教会的社会训导提倡经济活动的道德幅度,该当受到足够的尊重。
那里没有受到在圣诞节期间常有的消费主义的诱惑,相反地,生活继续以正常的方式进行。
发展中国家的毒品消费正在逐步增加,青少年和年轻人吸毒者越来越普遍,他们更容易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受到毒品的有害影响。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加剧了毒品的祸害。
教宗告诫他们“不要轻视世俗的诱惑,它会让我们丧失自我反省意识,而导致以自我为标准的态度、消费主义以及逃避责任的多种形式”。教宗解释道,世俗主义是“腐败之门”。接着,教宗谈到当今的问题。
他说,"在一个被不确定所困扰的社会中,恐惧已经控制了年轻人,表现为焦虑和抑郁",并伴随毒品和其它物质消费的增加。
此外,今日占上风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也助长信友、乃至教会牧人偏向于表面化,他们的自我中心思想危害着教会的生活”。因此,教宗强调:“迫切需要借着提醒追求生命中更崇高的价值,来反击这些偏向。
一些教友为教会(天主)奉献很困难,但他们却把大量的钱财用于消费、娱乐。有一些人非常勇敢地去叩开陌生人的门搞传销,但他们却害怕告诉别人有关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的福音。
这些权力来自於科技、消费文化和忽略穷人及漠视弱小者的生活态度。贫困是一种人性现象,而不纯粹是经济问题。
特别是通过白手套,通过麻醉性的消费主义,人们满足于一点点物质上的康乐,就忘记过去,“漂浮”在为他个人量身定做的礼物中。这就是由消费主义带来的世俗的危险迫害。
圣诞节的思维正发生改变,沉浸在一种侵蚀其意义的消费主义中——圣诞节的消费主义。真的,你想送礼物,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无处不在且让人瞩目的疯狂地购物,没有圣诞节的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