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天主子民对司铎的关怀和接纳,有助於使他们做个好神父!
旅途中的子民“基督徒的喜乐是在人生的各种境遇中都将自己托付给天主”。教宗重申这点,并强调这是上主所赐的“恩典”。这喜乐在日常生活的事件中并在分享中实现,它具有“辽阔的视野”和“款待的风格”。
问3:以色列子民与这些民族有什么不当行为?答:以色列子民与这些民族通婚,娶了他们的女子,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进而事奉了异族的神明。敖特尼耳民长(3:7-11)问4:以色列子民犯了什么罪?
同道偕行的核心《文件》的第一部分(第13-48段)从对“天主子民的教会,合一的圣事”(第15-20段)以及“天主子民的圣事根源”(第21-27段)的共同思考开篇。
祈祷词仁慈的天主,祢拣选了韩文辉·保禄司铎作祢圣子的仆人,在世上为祢的子民摆设圣言和圣体的筵席。祢既召唤他回到祢的身边,求祢恩赐他在天国与诸圣共享祢永恒的盛宴。
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选自《撒慕尔记上》,讲述以色列子民与培肋舍特人交战的惨败,「的确是一场大屠杀」,以色列子民失去了一切,「连尊严也丧失了」。教宗问道:「何事导致了这场惨败呢?
教宗在礼仪讲道中指出,我们方才聆听的《申命记》描述梅瑟在摩阿布地方向即将进入福地的以色列子民宣讲法律,提醒他们在进入天主许下的福地后要度忠信和公义的生活。
无酵节为以色列子民如此重要,要用七天[七原是客纳罕人繁殖能力的象征,后被以色列子民使用,成为具有特殊含义的数字。]
教宗强调,这群人是「天主的子民」,他们拥有「谦逊、贫苦和仰赖上主这三个特质」;但这座城内也有人「不接受指正、不仰赖上主」,他们将被定罪。教宗说:「这些人无法领受救恩。他们向救恩封闭自己。
在《圣经》的记载中,天主经常以慈悲耐心地对待子民的抱怨。子民先是怀念在埃及为奴的日子,後来又抱怨没有食物吃。天主耐心地对待梅瑟和祂的子民,聆听梅瑟一次又一次地为子民请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