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与人之间由远到近的关系即:“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联系到祈祷中我们与天主的关系,由浅入深的把教友很自然地带到生活中;第二天恰逢圣周五,结合四旬期意义,讲道的中心是“与受苦的耶稣一同受苦
伊拉克埃尔比勒加色丁礼总主教瓦尔达向援助苦难教会组织表示,每一个不稳定和冲突的时刻,首先受苦的是少数群体。(梵蒂冈新闻网)“每一个不稳定和冲突的时刻,首先受苦的是少数群体”。
今天,就如教宗方济各在第30届世界病人日文告中所说的那样,要从聆听、照护和慈悲这三个方向去关注这一议题,这是医疗人员和受苦者每天要走的道路,而且往往费力难走。
当天也是圣母在法国露德显现的纪念日,枢机在讲道中强调,圣母玛利亚献给世界一个“天主慈悲的标志,在人生的旅途中伴随着受苦的人类”。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指出:没有慈悲也就没有公义;今天天主子民常常因心无慈悲的法官而受苦。
在这场教务会议中﹐也能看见受苦中东的缩影:有受过苦且仍在受苦的伊拉克主教﹐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居海外的伊拉克主教﹐一位黎巴嫩主教﹐还有一位叙利亚主教。
没有人喜欢自己受苦,但为爱而受苦,却是一种接受真理的行为,也是效法耶稣的一种善功。圣培肋根,意大利弗尔里人(1260-1345),由圣父本笃十三于1726年册封为圣,并为癌症病患的主保。
受苦有两种,一种是带着抵触受苦,另一种是顺服在天主内的受苦。前者会在哀怨中度日,祝福在其每天愁眉苦脸的忧叹声中渐渐远去;后者则在赞美中生活,天主的祝福常驻其家中。
过於长久的内战和敌对造成严重的分裂,人民为此深受痛苦而且仍在受苦。国家如今致力於重建和平,而治癒这些创伤应是一种政治和精神上的重大首要之务。
在教宗提到因年迈和精力不济而不再适合以相应的方式来履行伯多禄牧职后,他紧接着说他十分清楚,这项职务因其灵性的本质,不仅要靠言语和行为来完成,也要靠受苦和祈祷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