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长大以后,常有许多数学、物理问题请教他,他总是非常耐心细致地解答,并教给他好的学习方法。生活中的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工作上,他同样认真负责,堪为人师。
黄先生有一儿一女,儿子黄展宇现正上大二,女儿黄宇华已考上了大学,但推迟一年先来内地进修中文,明年再回澳上大学。学习母语中文,是为让儿女从文化上找到自己的根。
耶稣对这位失去了儿子的寡妇动了怜悯的心。耶稣知道在当时成为寡妇意味着什么。上主对寡妇有一种特殊的爱,关心她们。
他不是玛利亚的儿子,雅各伯、若瑟、犹达、西满的兄弟吗?”(谷6:3;玛13:55)中所得的证据,没有进一步查阅下文便下了结论,以否认圣母的童贞作为反对敬礼圣母的理由。
辣黑耳哀悼自己的儿子,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是在走向流亡的路上死去的。教宗解释说:面对丧失儿子的悲剧,一位母亲不愿接受安慰的言语或举止,因为这样的言行总是不恰当,绝不能减轻一个不能也不愿癒合的伤痛。
当哈加尔被主母撒辣逐出家园之后,走投无路,她带着儿子,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天主倾听了她的哭声,许诺要使她的儿子成为一个大民族。(参创21:14-19)在多俾亚传里,几位“苦命”的主人公常以泪洗面。
纳敖米是个犹太妇人,随着丈夫和两个儿子从犹大白冷到摩阿布乡间去侨居。以后,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客死他乡,留下她和两个儿媳。纳敖米决定返回故乡,两个儿媳也要随她去。
在辣玛有叹息声,酸辛哭泣;辣黑耳悲悼自己的儿子,不愿受安慰,因为他们已不存在了!(耶31:15)圣史玛窦也引述了这段话(玛2:16-18)。三千五百年来,辣黑耳一直被犹太人奉为我们的母亲、永恒的慈母。
此时的李老板用手比划着,叫儿子把所有的钱、存折、银行卡都拿出来,叫他再摸摸,看上最后一眼。
有一天,爸爸回家时看到其中一个儿子在玩木头,便问道你在做什么?儿子答说:做小桌子。爸爸问:为谁做的?儿子说:为你做的,爸爸,当你变成像爷爷那么老时给你用。 教宗继续说:这个故事使我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