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反思:当人们的生命没有使命感、没有目标的时候,圣召的命运会好到哪里去呢?作为使徒的团体,我们必须反躬自问:是什么正在挑战着我们对天主的信仰?是什么正在挑战着我们成为一个使徒团体?
在半个世纪的音乐教育生涯中,张坤谋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音乐教育工作者。
,还动员自己没奉教的儿子、儿媳也来参加……新教友在领洗时的情景北堂的赵晓东修士这样对我们说:我们举行这样的青年专场弥撒,就是要让参与弥撒的青年教友,清楚地明白这些活动的意义;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福传的使命感
所以,我们只要呼求圣神,那么他就会将我们从尘土中升起,我们就会感觉到福传的使命感在催迫着自己前进,我们福传的脚步就会异常的美丽。
一股内在的使命感从这类默想中一涌而出,催迫我们「去给你们传报我们所见所闻」,令众人跟天主合而为一(若望一书1:3)。
一、焦玉海老师的写作是一项使命说焦玉海老师是第一个分享的作者,当他说到作为信德的通讯员必须有使命感时,我很有触动。在教会,无论什么工作,都是在天主的召唤下进行的。
(玛7:21)激发教友们的福传心火,使教友们急教会之所急,想教会之所想,具有福传的使命感、责任感、迫切感,“为了熙雍我决不缄默,为了耶路撒冷我决不休息。”
二、传福音的动力来自于教友的使命感和依靠圣神的引导。 三、传福音的方法,运用智慧和爱德。 四、传福音的途径在社会各领域。 五、传福音的效果是应该相信天主的全能感化。
在这之前,笔者并不认识燕神父,只听老教友说,他是一位有使命感、责任心的好牧羊人。从他的身上你会看到正能量。
他像一个普通的天主教徒那样,时常祈祷、默想、省察、办告解、参与弥撒、领圣体等;他以一个修道人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如做圣依纳爵神操、守斋、打苦鞭、行克苦等神功;同时,更以一个传教士的使命感来自我期许,他与神父们密切合作开创了上海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