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认同的责任表明,真正的对话不能建立在暧昧或为迁就他人而牺牲善的基础上;保持差异的勇气在於我们不把在文化和宗教上与我不同的人当作敌人,而应把他们视为伴侣,怀着善意深信每个人的福祉存在於众人的福祉内;意向的诚恳则指出
现在的性别意识型态和同性伴侣运动只是个开端,教会需要「与青年携手前进,学习如何在耶稣基督福音的光照下,以忠于耶稣训导的方式活出性别认同」。有关婚姻圣召的另一个挑战是晚婚,甚至是不结婚、不生育的问题。
如果想要寻得忠贞、恪尽职守、负责任、品德高尚的伴侣,就要先成为自己想寻找的那种人,努力的做好自己目前的工作,是学生就努力学习,是社会人就做好工作,是农民就干农活,是工商户就努力经营。
据笔者的体会,唯一的办法就是双方都要遵循主的旨意去行事,彼此相爱并以深情至爱的语言,为对方祈祷,就能得蒙天主的祝福,就能使夫妻平息争斗,成为水乳交融,一生一世的伴侣。
东涧河的王玲虽然没带着爱人,但她随自己未出世的小宝宝来了,她的到来成为联谊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有一名来自六合堂区的王巧云教友,她是专程来感谢小店“婚龄青年联谊会”组委会的,因为在去年的活动中她的女儿如愿找到了伴侣
这种爱的渴望迫使我们需要朋友、需要伴侣、需要亲人,需要与我们一起分享生命的喜乐、分担生活的痛苦的人……上主天主遂使人熟睡,当他睡着了,就取出了他的一根肋骨,再用肉补满原处。
最后我还让她们看了无肢勇士力克·胡哲的视频以及他没手没脚没烦恼,虽然环境不能改变,但你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等励志格言,并且对脸有黑痣的那个女孩说:一个没手没脚的人都能等来自己心仪的人生伴侣
但他却无怨无悔地尽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体现着人生伴侣和父女情深的真正意义。
爱,在得到绝症时,使我把它当作天主赐给我人生旅途中最后一程的伴侣。爱,时时提醒我「这场赛跑,你己快跑到终点,要竭力向前冲刺,分秒必争,胜利在望!」
作为教友,不少人因着信德浅薄,在世俗狂风恶浪的冲击下,也是见异思迁,竟置天主诫命及神圣婚约于不顾,违背昔日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誓言,跨越信仰底线,离开天作之合的伴侣而另觅新欢,真的能够如愿以偿,找到自己奢望的幸福而心满意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