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在世人眼里,老人的家庭是不幸的,他的一生是坎坷的,充满了艰辛,他有理由去抱怨,可他没有去抱怨,反而充满了感恩,充满了喜乐,还想着求天主再给一些苦,好去背十字架,分担耶稣的苦难。
本登指出,「人们所受的苦难及受疾病的痛苦,有时是难以忍受的。」本登每周三早上七时至八时在她上班前协助修女祈祷。 这个修会在一九九七年开始要求社区协助,当时修女的数目在逐渐减少。
我们为他们担承了多少辛酸苦难?我们收养过街头的流浪儿童或者沿门乞讨的残疾人吗?帮助过遭遇天灾人祸的乡邻同事吗?我们或许会慰问几句以示关心的话,至于实际的钱物救助有多少呢?
我们对弟兄姊妹的痛苦冷漠以待,耶稣的眼泪则「教导我与他人同悲共苦,使我分担那些生活极为痛苦之人的窘迫和苦难」。「相信耶稣的人绝不能对祂的眼泪无动於衷。正如耶稣给予安慰,同样我们也蒙召给予安慰。」
在圣神的触动下,我们听到穷人的哀号,看到躺在地上的人,闻到满载难民的火车和小船上强烈的苦难气息。照顾穷人始终是教会的特性,穷人是教会偏爱的对象。
教宗指出,基督并不是把己所不欲的重担强加给他人的严酷老师,祂之所以如此对待卑微者、幼小者、穷人和需要帮助的人,是因为祂在拯救人类的过程中首先成了贫穷的,遭受了痛苦,用自己的肩膀背起全人类的苦难与罪责。
再者,当我走近一个受苦的人时,无论他是患病还是遭受任何形式的苦难,尤其神枯之苦时,我要保持静默。静默却给予他关爱、陪伴和安抚。绝不要发表长篇大论,这非但起不了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赏赐无限恩宠的天父,愿我们将无限的信赖放在圣母玛利亚身上;他更愿意我们将阻挡自己与天父合一的不幸与苦难,交付在圣母玛利亚的手中。因此,圣母玛利亚将为我们解开纠缠不清的结,让我们更走近她的圣子耶稣基督。
他走过无数个地方,为宣讲福音遭受了许多苦难和考验!他让宗徒们懂得了上主也愿意外邦人进入教会!伟大的保禄在祈祷中曾登上了七重天,听到了其他人闻所未闻的事。
丈夫或妻子遇到苦难时要互相容忍。需要容忍,不断行爱德,同时也要喜悦地赞美上主。我们要善度这段行程,体验这种会晤上主的意愿。为能更好的与上主相遇,我们不可固步自封。这样,我们将与上主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