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注视著受伤的人类,接纳人的整体,包括他的健康状况,并「邀请每个人进入祂的生命来体验温柔」。耶稣怀有这些情操,是因为「祂亲自成了弱小者,体验了人的痛苦煎熬,并从天父那里得到安息」。
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将整个人交付出来,使我们获得了拥有了更多灵粮、天上宝藏的机会;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将自己的一生年华作为祭品奉献在天主台前,我们才有机会在一次次弥撒圣祭中同饮基督的生命,在基督内成为相亲相爱的弟兄姐妹
这是对我们的一个邀请,为的是别让我们封闭在习以为常、自我满足的平庸中,而是要让渴望重新振奋,因为寻找、向前进的渴望不会熄灭;要培植善的梦想,为寻找上主的新意,因为上主不只是重复,而是常给我们带来新意,圣神的新意,常在生命的现实中更新
圣史路加另外也给我们叙述了基督的生命本身如一次起身向高处的攀登,朝向耶路撒冷,在十字架上献出自己的地方,同样也记载了玛利亚的道路。
他们做出了光辉的见证,是有效的宣示者;他们与分享共同经历的那些修士修女为伍,要在教会中找到他们的父亲之家。
这场牧灵大会从8月4日至9日在巴拿马召开,由拉丁美洲主教团委员会(Celam)举办,主题是「家庭和社会发展维护圆满的生命和传教的共融」。教宗在信函中开门见山问道:「家庭是什么呢?」
修女解释说:「有些思维让人找不到生命的源头,只会把人带向死亡。我要告诉大家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正如教宗所提醒的,当人寻找他生命的意义,就能找到喜乐;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相遇』。
罗萨莱斯枢机盛赞圣人非凡的生命,说:这里是圣人的故乡,他在这教堂成长,为主当辅祭,协助当时牧养华人的道明会神父。
昔日,那些挺身昂首唱着荣耀诗歌的殉道者,与今日那些舍己爱人拥有丰盛生命的基督徒,岂不是同样地证明他们所信的,是一位活生生站在他们身旁的帮助者──复活的救主吗?
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转变,是更了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这一切,主耶稣以他的圣死作为赎价,为我们赎回了属于我们的恩典,因为他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他是照世的真光。孔子曾经发出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