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什么是基督徒的救赎?(二)
2015-06-10

(谷7:21-23)这些恶,古时就有,今日亦然,并不因物质文明昌盛而消失。人既已内在地成了罪人,外在物质的丰富或社会的发展,就无法改良人的本性,也就是说,人性是无法自我进化的。

耶稣蒙难——改变历史的世纪之审
2006-04-27

今时今日,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都已开始相信: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其败亡的原因之一,或多或少,都可能是由一桩极端残忍和不公平、不正义的审判而引起的。

教宗方济各《爱的喜乐》劝谕:愿家庭得享慈悲与融和
2016-04-10

第二章:家庭的现实和挑战第二章例举了今日家庭的诸多挑战,例如:个人主义、时来暂去的文化、拒绝新生命的思维、住房紧张、色情泛滥、侵害未成年人。

【视频】北京:首届"福传工作坊"在全国修院举办
2017-06-26

他进一步强调,一方面我们要尝试发现存在于福传中的问题症结,找出阻碍今日中国教会福传的障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总结经验,积极推广那些领洗者多的堂区、慕道班、门徒班、爱心福传团体的经验,发挥优秀传道员的作用

教宗致函宗座生命科学院:教会要努力重振“促进生命的人文主义”
2019-01-16

我们必须认真地询问自己,作为基督徒,我们是否尽了力,为人性的视野提供一种独特的贡献,以此协助在今日政治和文化背景下各民族的团结呢?

评《梵蒂冈的乱世抉择(1922-1945)》一书
2009-03-17

言下之意,今日教宗国虽被压缩至0.44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然较以往更少了世俗的羁绊,而专事精神救赎和伦理输出,其道德地位无疑更名至实归,因此,现今有形领土的“小”反而成全了无形精神无远弗届之“大”。

司铎年的一些反思
2009-06-12

今日科技发达,网络资源很丰富,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只有我们自己有的才能给别人。当然,我们不必什么都学,至少我们教会的专业知识要掌握吧!

从星云大师与天主教神长的友情缅怀大师及看宗教对话
2023-02-08

当然大家也有热议宗教对话,希望前辈们在该领域的尝试及梵二大公会议以来的宗教对话原则对今日的我们有所启发。

罗马:信德年宗座手谕《信德之门》中文版全文
2012-05-25

在过去,是可以看到一个一元整体性的文化母体的--它的信仰内涵,以及它因信仰所启发的价值,广泛被人接受,但由于一深刻的信仰危机已侵袭许多人,在今日社会的广大群体中,似乎已不是如此。  

斯帕达罗神父:相遇是教宗方济各训导的关键
2014-03-14

当然,有明确的数据显示,今日普世教会的发展与年轻的地方教会息息相关,因此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年轻的地方教会生活中存在的先知话,通过她们较为核心的代表,正在完全进入普世教会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