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这样说:“盛行的世俗化,将天主逐渐排除于公众生活和公认的社会良知之外。司铎作为天主的人,由人间选拔,为人行关于天主的事,他在世俗化的情况下,因着自己最基本的职务而常常感到与外界格格不入。”
儿时是快乐的,每天上山放牛,听鸟儿的歌唱,闻鲜花的馨香。饿的时候可以摘野果充饥。伙伴多争先爬树,看谁爬得最高,每次我总是得第一。童年就是这样度过的。
第一个名词用来形容天主时,是要表达天主对我们无尽忠贞的盟约──祂会永久爱着祂的子民,不断地宽恕。第二个名词rahamim,照字面上的意思是「肺腑」,可以翻译为「感同身受的慈悲」。
教宗强调,父亲必须临在于家庭中,但不是做子女的检查员。父亲必须是有耐心和宽宏大量的人,但同时也必须懂得坚决纠正子女的错误。教宗首先以大圣若瑟,纳匝肋圣家的父亲和《箴言》中的父亲为例,谈父亲的形象。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到基督徒的望德,勉励信徒们始终对天主保持希望,甚至敢於向祂抱怨,不要害怕看到事实的真相。
老人院是个几天不见就会让人很想念的地方,每周末我们附近的学生就会相约到老人院参与弥撒,感觉很温馨,这也是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经验到天主。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教友家庭,比较老实听话,小学、初中学习很好,也当了多年的班长,经常进堂或在家里祈祷,对天主的信仰从小就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感觉自己是天主的孩子,要听天主的话,这可能是我表现比较好的主要原因吧
梵蒂冈电台请求贝尔格里奥教宗的老朋友,《前途报》社论撰写人法拉斯卡(StefaniaFalasca)记者,帮助我们了解教宗的喜好,她说:毫无疑问,曼佐尼的作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ij)的
当我们称玛利亚为“天地之元后”时,我们承认她在救恩史中的特殊地位;当我们请她为世界和平转求天主时,我们踏上了一条融合神学深度与灵性实践的道路。
翌年,夫妻二人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生活是美好的,然而谁也不会料到,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起因是这个刚出生的女婴嘴里竟长有两颗小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