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权利、美色……如果我们接受这些诱惑,就会沉迷其中,丧失了自我,最终毁灭了自己的一生。抑制诱惑、拒绝诱惑,不是很重要吗?
为此,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在十字架的正义面前,人类或许内心产生反感,因为这反映人类并非自主的生命,而是需要天主方能充分实现自我。
教宗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爱护和照顾他人而受造的,这份爱的高峰就是自我奉献:‘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十五13)。
由衷感谢教区各位神父都能放下自我,面向天主。 在弥撒讲道中,主教还邀请神父们藉此重宣司铎圣愿的机会,反思自己与主耶稣的关系、自己与教会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希望今后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活出不一样的自我。
接着,教宗强调,“主教的关怀既不是华而不实的辞藻,也不是以自我为参照依据的宣讲,却是真正乐于服务的意愿”。
教宗写到‘我梦想着一个「以传教为重的抉择」,亦即一股传教动力,足以转化一切,好使教会的习俗、风格、时期、行事历、语言和架构,都足以成为今日世界福传的管道,并不只是为了教会的自我保全’(同上,27)”。
向“善度为天国服务生活使命”的罗马教区传教士和家庭致意的同时,代理主教邀请大家“牢记上主要我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奉献自我,为身边的人奉献;告诫我们传教的主角是圣神。
他解释,正是“卑微渺小”能导向宽宏伟大,因为它使我们能够自我超越,从而明白伟大来自天主。
预防自恋和自得其满的疫苗是走出自我。这疫苗的名称是『走出去的教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找回自己。这意味著换一面镜子」,以贫困弱小者为镜子,从他们身上看见天主、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