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如何让自己内心得到最大的喜乐。」 她续说:「我相信人生不尽相同。能体察各种不同的人生,以及人们如何喜乐地活出各自的人生,是对我们的一种邀请去再深入思考其中的意义。
东营堂区的神父、教友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复兴教会?如何让教友更有生命力?
然而,作为基督徒,尤其是作为已经过了多个复活节的老教友,我们如何才能让每年的复活节成为一个让自己同耶稣一起复活的机会,而不只是庆祝他的死而复活呢?
相反,总觉得我们的爱应该是温馨的、暖洋洋的、兴高采烈的,又如何会爱到受伤,爱到苦痛呢?
我们在福音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耶稣对待人们的态度,是如何的良善和仁慈,不管对方是怎样的人,他总是有求必应。有时候,甚至于没有求他,他会自动的伸出救援之手。
台北总主教区洪山川总主教主礼,同为耶稣会士的单国玺枢机主教和五十余位神长共祭、八百多位教友参礼,其中近半数是在职青年,足见这位长年负责耶稣会青年工作推展的谢神父是如何吸引着年青人。
宗教事业局的问题是如何改革它,如何弥补需要弥补的地方。
东部如何提升城镇化质量,中西部地区怎么培育一批城市群,实现人口就近就业,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第三,我们也很高兴地听取了我们基督教会的兄弟姊妹们对移民牧灵照顾的一些经验以及如何照顾留守在农村的信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模范。
蒙席又指出,他们留下的另一重要精神财富,就是他们如何把自己的痛苦交托于天主。例如,若望廿三世患有胃癌,最终要卧病在牀。「他临终时向朋友吐露心事说:举头望着这个苦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