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这几位新圣人的生平简介:1、真福保禄六世,原名洗者若翰·蒙蒂尼(GiovanniBattistaMontini),1897年9月26日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亚省的孔切肖(Concesio)
在他带领下,该中心于八三年在马尼拉南部的帕拉尼亚克市成立,神父在那里担任修院培育导师,并教授神学和灵修课程。他于八九年在罗马宗座慈幼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主修慈幼会灵修精神。
其中,仅重庆教区就有31位学员,他们大多数是年轻教友、堂区骨干,这充分体现了教区长谢榜勇神父对传道员培育工作的重视。
其次,要培育圣召,传扬福音。教会要传承发展,依靠的不是教堂、经本,而是圣召、司铎。没有神父,谁来为我们施行洗礼,谁来为我们诵念赦罪经,谁来为我们送圣体,谁来为我们顾临终。
这所由耶稣会负责管理的修院位於意大利南部,依照圣依纳爵的教育方针培育修生。教宗表明,修生们应具备分辨能力,不躲在僵硬规则或理想化的自由背後;同时应远离不得不做的思维,从而发现天主对我们的伟大梦想。
他说,香港的神学家到大陆修院讲学,协助培育神职人员和修女。香港教会还鼓励教友探访大陆的堂区。他说:「在交流中,我们可以向大陆教友学习他们如何活出信仰。」
这位修女是加尔各答总教区的青年培育员。她说,尽管教会鼓励修会会士积极、有创意地使用传媒,但他们缺少专业培训。对传媒感兴趣的会士祇能向长上学习,不是送他们去培训。即使曾接受培育的人也面对着挑战。
这一惊喜不仅是信函本身,也是因所写的内容、教宗与修生交谈的热情和他思想的发挥,触及到培育工作的要点。为我来说是个异常的惊喜,我同其他院长谈到教宗的信函,他们也认为这是教宗作的一件美好的事。
来自北部密支那教区的尧汉指出,这些妇女没有得到「有效的宗教培育。如果她们成年时才皈依天主教,信仰不够坚固,也不明白教理;因此无法教育孩子,而孩子也不尊重她们的信仰」。
议会呼吁印度天主教主教团与修会会长及妇女团体合作,订定性别政策,将之融入在计划、程序规范、架构、培育及牧灵活动中,并加强妇女委员会在全国、区域及教区等层面的职能,在没有这些组织的层面加以设置。